学历虽高,与人互动环节却最弱
在3天的训练营中,几乎每次主讲人话音刚落,讲台下就出现手臂高高举起、此起彼伏的场景;几乎每个走上台演讲或在台下提问的大学生,都表现得大方而积极,急于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学员们虽然踊跃积极,但内心却很脆弱与敏感,一旦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与关注就很容易产生沮丧、愤懑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训练营的讲师、淘课网CEO秦俐说,学生们表现出希望得到关注的情绪很明显,也很好,但课程时间有限,课堂容量却是平时的两倍,要照顾到每一位学员,保护他们积极却敏感的心,这让她觉得责任重大,生怕自己的疏漏会影响学生们对老师、对整个活动甚至国家和社会创业环境的看法。
秦俐发现,与她经常培训的500强企业员工相比,这群大学生是她培训过的学员中平均学历最高的,却是在与人互动的环节中表现最弱的。例如在一次“一个比划一个猜”的猜成语沟通游戏中,“天之骄子”们的成绩出奇的差,大部分小组在规定的两分钟时间里只猜对一个甚至一个也猜不对,而在企业培训时这个成绩基本是4个以上。在针对创业项目的提问和回答的交锋中,“天之骄子”们也常常陷入“自说自话”的状态,不注意对方问的究竟是什么,让老师不得不在这期间常常充当“翻译”的角色。这样的现象在其他项目的提问和答辩中也时有出现,个别情况下甚至出现火药味,显示出不够尊重别人,缺乏友好的一种状态。在这些有着“创业梦”的大学生中,这样的现象令人担忧。
有趣的是,在73人中崭露头角,获得“5佳个人奖”的陈腾,恰恰是由于在阐述项目、面对挑战时,表现出仔细地倾听并回答问题、正面应对的态度,受到评委和嘉宾的一致好评。他也是这群学员中资格较老的一位,有过10年的工作经验,2005年就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这和阅历、经验有关系,到企业中锻炼两年就会好得多,在历练和积累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反省。”秦俐说,她比较赞同大学生毕业后,先去企业打一两年工,再自己做老板,才能学会换位思考,因为到了企业里,如果说的话别人听不懂,事情就做不成,所以就必须慢慢学会沟通。创业后,更多地需要考虑团队,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想法,若没有换位思考,不知道员工心里想什么,就无法肩负这么重大的责任。
“现在的大学生见识很广,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怎么把创业战略演化成一步步的实际,需要更多的思考。”上海新中欧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徐毅律说。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顾晟曦曾组队参加过许多创业大赛,也获过奖,但他打算先找工作,积累几年再去创业。在他看来,现在的许多小公司如果只是接单一的项目,很可能“饥一顿饱一顿”,很难有持久的发展。
在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中,高科技,尤其是IT技术,成为许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谷”营员中,也有一半以上都要搞高科技创业,他们在介绍自己的创业方案时,也多将重点放在介绍其技术之高端、具有核心竞争力上。然而,他们对技术的自豪感,常被评委的“市场”、“渠道”等现实问题问倒,比如:“你的用户是谁?”“盈利模式在哪里?”“谁愿意付钱给你?”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夏旸说:“技术太容易找到了,难的是找市场,也就是说,你不但要做得出来,还要卖得出去、卖得好。”
人脉、市场、渠道,是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公认难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创业前辈”普遍表示,中国的创业环境要求年轻的创业者成为全才:要成为CEO,可以是技术出身,但必须学习财务,看得懂报表,会销售,会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上海同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乔烨从2007年开始创业,也是最早拿到EFG基金会同济大学分会提供的天使基金的创业者之一。他认为,创业早晚各有利弊,创业早,市场机遇多;创业晚,人脉有优势,但大学生还是要趁着年轻早创业,以免成家生子后,顾虑会越来越多。他用“木桶理论”来解释做企业所需要的各项条件:技术、市场、财务、团队,都是木板,要避免“短板”,还要有至少两块“长板”,才能有风险投资拎起这只桶。
2008年开始创业的复翔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成员、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在读研究生曾祥宇也说,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完善,越早创业,虽然条件可能不太成熟,但机会可能越多;晚创业,虽然大环境成熟了,但也会有更多竞争对手,压力更大。某公司CEO、复旦MBA毕业生封华则不太支持大学生直接创业。他说,如果一定要投赞成票的话,只赞成做软件技术、设计艺术等方面的创业项目,否则,没有工作经验和商业经历的学生,“创业的成功概率只能比跳楼生存率还低”。
今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刚刚创办复秀科技有限公司的秦博认为,创业在于“积累”。他认为,自己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产品的创新点,更在于3年的实验室生涯中,积累了客户、人脉。“那些创业成功者谈及经验时,听起来都非常具有传奇性,但很多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有的人把这个爆发点叫做创业,有的人把这个积累的过程叫做创业。如果你是因为找不到工作的话,那最好还是不要创业;如果是感觉逐渐有了各项必备的资源,如技术、客户、产品,才可以创业。”
秦俐则认为,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要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有一个具有明显竞争力的本领,如果没有,就什么都干不好。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做过员工,不熟悉公司的运作,很容易走上“野路子”,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分工越来越细致,要真正有长远发展,企业必须正规运作。“每走一步路,养成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的习惯,成功也就变成了你的一种习惯。年轻人需要脚踏实地,一个真正能够坚持得长久的人,点点滴滴在他那里都是不会被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