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企业家

药企该向“洋先生”学什么

本报记者 董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0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拜耳进入中国快一百年了,它还会在中国待上另一个百年。”拜耳先灵医药CEO Andreas Fibig说。2009 年,这家德国制药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4亿欧元,其主要的增长来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

    没有谁敢忽视“中国机会”。随着老龄化的进程以及经济的富裕,中国药品市场正在快速膨胀。麦肯锡的一份报告宣称,每年以超过20%速度增长的中国为全球制药企业创造了诱人的舞台,而与此同时,欧美主要市场的增长速度却正在放缓。

    跨国巨头们纷纷涌入这片土地。上海科技园区甚至出现了“药谷饭店”,专门为周围越来越多的西方药企员工提供午餐。AndreasFibig的话颇有代表性:“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拜耳先灵医药的增长驱动,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以保证我们的地位。”

    这些策略包括将研发中心引入中国或者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新药发布计划中等等。2009年2月,拜耳先灵医药投入1亿欧元在北京建立全球研发中心。丹麦诺和诺德则与上海生科院(SIBS)合作建立了“糖尿病前期转化型研究中心”。诺华制药也承诺投资10亿美元,于2015年年底前,在上海建成一座研发中心。

    毫无疑问,中国本土药企并不愿意拱手相让。然而,和这些跨国巨头相比,中国制药企业处于相当劣势的地位。2008年,前百强所占的比重不过41%。多、小、散的格局使得大部分企业无法成为研发主体。整个行业无法向高端延伸。“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是药品制造却是显著的短板。”一位研究人员说。

    创新是制药业的命脉。中国政府也准许为新药制定西方价格,就是基于对创新的认可和鼓励。可是,创新恰恰是中国本土药企的命门。数据显示,中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少得可怜,其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不足1%,优秀的企业也很少超过5%。

     Andreas Fibig说,拜耳拥有四大研发中心,全球服务于研发的员工大约5900人,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15%~17%。中国优秀的药企也不能和这些跨国巨头相提并论。它们多数靠“一招鲜,吃遍天”,手里的王牌非常少,且后续堪忧。还有一些企业沦为仿制药的生产者。在今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对记者抱怨说,有些药企连认真仿制都没有耐心,为了低价竞争甚至不惜偷工减料,“这样做会把中国制药企业搞死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跨国制药企业一方面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搞本土针对性研究,以继续保持高端优势;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等方式向普药渗透,以扩展低端市场。AndreasFibig直言不讳地说,拜耳除了通过创新定位在高医学需求领域外,也将建立普药业务平台,选择性地扩充品牌非专利药和地区性产品。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中国药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围堵。我们必须能够在学习中快速成长,就像其他制造行业一样。”一位中国药企老板说,“当然这并不容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