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消除麻疹疫苗恐慌不能止于辟谣

张遇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0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9月11日起,我国将开展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近日,有一些网友发帖对此次强化免疫麻疹疫苗的行为提出质疑,并对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怀疑,称“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对此,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辟谣,麻疹疫苗已使用多年,全部来自国产,质量是有保障的。(《新京报》9月7日)

    近年来,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麻疹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目前的麻疹发病水平,距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1/100万(1300例)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还面临诸多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将强化免疫定为消除麻疹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我国将在9月11日-20日期间,对全国范围内近1亿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然而,谣言和质疑的不期而至,给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行动带来严峻考验。据报道,北京部分市民近日收到手机短信,内容称“紧急呼吁各位家长慎重考虑马上进行的1亿儿童额外疫苗注射要求,这批美国赠送的产品完全可能是慢性毒药”。同时,此种说法也迅速在网上流传,引起了部分家长担心。

    面对谣言造成的公众疫苗恐慌,卫生部的辟谣来得十分及时。疫苗全部来自国产的表态,让“美国进口慢性毒药”之说不攻自破;从去年开始筹备此项工作的信息披露,也有力回应了网友关于“为何能一次拿出一亿支疫苗”的猜忌。谣言止于公开。卫生部主动回应质疑,答疑解惑,显示了公权部门对公众舆情的重视,有利于及时控制谣言的扩散传播,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不过,要想彻底消除公众的恐慌和担忧,确保此次强化免疫行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所要做的就不能是“辟谣了之”。透过事件的背后,一连串问题值得反思。麻疹疫苗从1966年就开始使用,对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怎么还会有人相信匪夷所思的“慢性毒药”之说?再者,实施接种的不是无照经营的街头游医,而是具有公信力作保障的卫生部门,怎么还会招致质疑?

    事实上,麻疹疫苗的谣言之所以能够流传惑众,和当下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有关,更与疫苗接种的信任危机相连。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从“瘦身钢筋”到竹签垫块,一系列质量事件的发生,让公众的脆弱神经不堪重负。而此前出现的一些“问题疫苗”事件,也让公众如惊弓之鸟。

    因此,对于麻疹疫苗遭到质疑,各级卫生部门不能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而应认真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部分群众对于质量的焦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比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及手机短信等途径,大力宣传麻疹免疫的相关知识,强调“知情”“自愿”的原则,打消公众疑虑。同时,吸取“问题疫苗”事件的深刻教训,在生产、配送、使用等各个环节实行无间隙监管,确保疫苗质量的万无一失。此外,各医疗机构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在接种过程中全面公示疫苗的制造商、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认真解答接种对象的疑问,真正做到透明接种、放心免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