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作家嵇晓华:中国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
嵇晓华,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同样从冰柜中拿出,草莓为什么比巧克力凉?
这些问题是否都曾在你的脑海中闪现,却被很快丢到脑后?而在科学松鼠会的网站上,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网友回答的角度从物理学、化学一直到心理学,林林总总,极具专业性。智慧的火花在集体智慧的演绎中,不再一闪即逝。
这正是“科学松鼠会”的宗旨——“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在松鼠会成员们看来,科普可以是一件很酷、很好玩的事儿。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用玩儿的方式做科普,力求“让科学流行起来”。
9月7日,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科学作家嵇晓华(笔名姬十三),在北京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据他介绍,松鼠会的正式成员共有110名,平均年龄26岁,分布在中国、中国香港地区、美国、英国等8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受过科学专业训练,有文字能力,有创意。
中国青年报:最近有什么新活动吗?
嵇晓华:我们启动了一个叫“果壳时间”的项目,简单地说,就是请科学家讲演,但又跟普通的讲演不太一样。我们会与演讲者充分沟通,尽可能让他们使用公众熟悉的语言。我们的场地都选在剧场,有专业的灯光、摄像、舞美、布景和主持人。我们会和专业的PPT制作高手沟通,做出漂亮、华丽的PPT,还会让专业摄影师给他们拍那种大的写真照,放在PPT的第一帧,看上去感觉特酷。
中国青年报:要这么酷有什么用?嵇晓华:是要让大家觉得,科学家是蛮有意思的一帮人,不是一个穿得很土的老头儿,上来拿话筒一讲就是一小时。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演讲技巧不够好的嘉宾,更好地吸引观众,营造氛围。像上次我们讲人工智能,请了一个研究触觉网络传递的香港嘉宾。他带了一只假手在现场,他留在香港的学生握着另一只假手时,可以让这边的假手握住现场观众的手。观众都觉得很有趣,说在未来可以解决异地恋的问题了。
中国青年报:但过于注重形式和视觉化,会不会有损科学传播的内核?
嵇晓华:现在的问题是形式和内容都不够好,根本就没人看。大部分人还是会本能地觉得科学离自己太远。所以你一定要姿态低一些、亲和一些,才能吸引更多人。你摆出一副“我是精英,我是高品质”的姿态,谁理你?我们做的事,不是纯粹为普及什么科学知识,更多是吸引普通人对科学产生兴趣,消除公众对科学家的距离感。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你们是“中国科普写作新生代的首次集体亮相”,你觉得呢?
嵇晓华:之前不是一直说科普工作者青黄不接吗?科学松鼠会的出现,带动了很大一批愿意从事科普的年轻人。但总体数量上还是少,尤其缺乏既有科学专业背景,又有文字能力和创意的人。国外有很多博士毕业去媒体工作的科学作者,国内很少,也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走这条道路。我们现在也是在让大家知道,有这样一条职业道路可以选择。
中国青年报:听说你们开办了“松鼠会科普写作培训班”,效果怎么样?
嵇晓华:说实话,不是很理想。去年我们在上海、北京各开了一期培训班,持续三四个月,学员加起来有50多个,但大部分人没什么特别大的改变。科学写作这块儿确实蛮难的,很多人就是试试,觉得难就不往下走了。
中国青年报:不少人觉得,现在的科普更多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你们跳出这个圈子了吗?
嵇晓华:我们也不算特别小众。如今,频繁来参加我们活动的人,真是各行各业都有,有白领、学生,有时还会有长辈带着孩子过来。
中国青年报:你们是怎么引起大家兴趣的?
嵇晓华:首先是话题。我们涵盖的内容很广,在一些活动中,更多是讲一些有未来感的话题,比如时光旅行、未来城市之类。但并不只是天马行空,我们还会关注当下的热点问题,以科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和时事,比如最近的“小龙虾事件”。从汶川大地震到H1N1流感肆虐,对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专题进行解读。
中国青年报:像媒体上关于“小龙虾致病”的报道,“松鼠会”是怎么看的?
嵇晓华:“伪科学”之所以容易流行,是因为它没有任何限制。而科学的东西则要加太多限制条件,比如“在某某条件下、某某温度下,我这个结论是适用的”,很多人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伪科学就可以随意讲,像“生病是因为没吃绿豆”、“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之类,就很吸引你,因为足够简单、直接,简单的东西更容易传播。
刘易斯·托马斯在《论医学中的巫术》一文中说,“当事关大病时,公众倾向于怀疑那些怀疑者,而更愿意相信那些名符其实的信徒。这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在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匆忙给出不成熟的判断,有时反而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歧途。
中国青年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被引入歧途?
嵇晓华:很多东西其实就是常识。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多么强大的专业知识,只要逻辑清晰,不存偏见,就足够了。我上次翻了一本养生书,发现随便拎出一段文字,逻辑都是不通的,甚至你用简单的逻辑判断就可以否定它。现在就是大家都不愿去思考,更乐意别人给你一个简单直接的结论。
中国青年报:你们的口号“让科学流行起来”,怎么去实现呢?
嵇晓华:科学需要比较大的智力投入和思考。现在的娱乐生活,让人们越来越不思考了,需要思考的东西似乎很难流行起来。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这个很难流行。
但“科普”的核心,不是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而是普及一种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所谓科学精神,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力。普通人不需要了解量子力学,他们只需懂得科学的基本常识,不要被伪科学欺骗就可以了。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到客观公正,不愿花力气去了解事实真相,那还有什么资格抱怨他人呢?
中国青年报:你们自己是怎么做的?
嵇晓华:我们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大家来回答,比如,“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同样是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为什么草莓吃起来比巧克力凉多了”,希望大家想想生活中随处可能碰到的小问题,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不过我发现,中国的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来。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是直接或无趣的,大部分是非常简单的常识性的东西,比如“头发为什么变白”、“鼻涕是怎么来的”,网上搜一下就有答案,很多人也不去搜,就来问你。其实提问是一门艺术,好问题是在观察生活时琢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