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2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经济生活
450万辆车中的6%同时上环路,就会导致二、三、四环路瘫痪

北京拥堵不断升级背后的路车矛盾

本报记者 白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2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熬到今晚8点半,北京市交管局的实时路况图上终于渐显绿意,通畅路段开始增加,人们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张实时路况图显示,今天早高峰提前半小时至6时30分就开始出现,不少路段的车流量增加,到7时30分,很多路段的车流已经非常大。至8时30分,拥堵路段明显上升到100条左右,路况图上“一片红”,东、西二环,西三环,北四环路等主要路段交通压力大,车辆行驶缓慢。至上午9时,仍有近90条城市主干线和城市快速路上的时速低于20公里。

    此前更有预测称,今天将是节前“最堵第一日”,晚高峰有可能延续到晚上10点。所幸到晚上8点多,市内交通已开始恢复,预期中的“惊天大堵车”来得不那么迅猛。

    不过,人们仍对两天前那一场小雨引发的堵车心有余悸。9月17日当晚7时,北京市拥堵路段高达创纪录的143条,有车主在路上堵了5个多小时,“几近崩溃”。评论员杨禹在微博上写道:堵至无聊时,蓦然回首,还能看见一个小时前路过的那个红绿灯。还有人说,骑车半小时能到的路程,开车三个半小时也没到。

    据分析,那一天是周末、小雨、晚高峰、两节前夕、剐蹭事故增多、尾号限行4和9限行车辆相对较少等六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全城拥堵。

    尽管今天勉强过去,但未来几天形势仍很严峻: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将有16天不限制机动车上路。其中,9月19日、25日、26日由于倒休变成工作日,上路车辆将增加20%。

    日渐脆弱的北京交通已经很难再承受一场小雨、一次节日或一日不限行等因素的叠加。9月22日将迎来中国城市“无车日”,但当天也是中秋节。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北京市民将在未来几天迎来“堵车日”。

    事实上,堵车早已不是暂时困难。一位车主抱怨说,9月份以来每天上班都是煎熬,“从夏家胡同到四通桥,才几站地啊,不堵车时300路快线24分钟到达。9月份以来,没有一个半小时别想通过,丽泽桥到六里桥不到两里地,就得一个小时堵着。现在上班就不敢走西三环,北京的交通不堪一击。”

    路与车的矛盾是显性的。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分析称,北京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0万辆。这意味着,以北京市的三条环路做量尺,北京市每100辆车中最多可有5到6辆车同时上环路,否则三条环路就会瘫痪。据预测,到2015年机动车更有可能达到700万辆。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9月17日那天出行的惊人场面就是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00万辆时的日常状态。

    机动车膨胀的背后,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巨人北京。据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人口将超过2000万,突破城市总体规划所预计的2020年控制常住人口1800万人的目标。2009年,北京市一年增加了60万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国外大城市。

    在壮观的美学、乐观的心态刺激之下,市民们的购车速度令人惊讶:2003年8月,2007年5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先后突破200万辆、300万辆大关。而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7个月。从400万辆到450万辆,仅用了几个月。

    而在交通资源有限,机动车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出行方式却极其不合理。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两倍多。交通专家提供的一个数据表明,北京市小汽车低于5公里的短途出行占出行总量的44%%,也就是说,骑自行车能到达的路,近一半的人却选择开车出行。

    “这样算下来以后,如果机动车达到700万辆的时候,城市中心区拥堵指数将会达到9.5%%以上,路网平均速度将会低于15公里。”郭继孚强调说,到目前为止,北京市路网还没有进入到平均速度15公里,最低速度是2009年的7月13号那一天,城市路网平均速度是16.3公里,而那时城市二环、三环、四环路几乎所有的干道全部处于拥堵状态甚至严重拥堵状态,“如果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路网是承担不起的。”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