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不成功就意味着上亿投入打水漂了
靠“申遗”发财极大地刺激着地方官员们的神经,在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掀起了“申遗”热。而力主“申遗”的地方官员们也毫不隐讳“申遗”的动机,在新宁崀山“申遗”成功后的省市县三级表彰会上,相关领导都明确提到要“发挥崀山带动效应,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舞“申遗”这把剑而意在经济发展的策略成了一种风潮。据了解,今年《世界遗产公约》187个成员国总共派出了800多人出席世界遗产大会,其中仅中国就派出了近百人,不少中国与会者表示“抱着学习和了解的目的”。
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多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有60多个。由于2000年《凯恩斯协议》(规定每年每国只能申报两个项目,且其中一个必须是自然遗产,世遗会每年只受理45个申报项目)的出台,我国完成所有项目的申报至少需要一个世纪。
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周建新说,“申遗”不能一哄而上,需要理性的思考,须尊重科学,“如果当地的风景没有遗产价值就没必要硬去‘申遗’,否则就是劳民伤财,我们在‘申遗’中所走的路非常艰辛。花了那么多资金,一旦没有‘申遗’成功,我们要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全程参与“中国丹霞”“申遗”的一位知情人士认为,防止出现“申遗”一哄而上的局面还应完善申报机制,“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不发动也不引导的方式,就是让地方在下面搞,搞得差不多的时候,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报出去,成不成功上面都不承担责任。这样不科学,因为一旦‘申遗’不成功就意味着这个地方花费上亿元的投入都打水漂了,以后应该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据这位知情人士称,目前我国主管“申遗”的就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司风景名胜管理处,“其实只有几个人在管,而国家风景名胜区有200多处,世界遗产地也有40项,而且大都分布在相对偏远的地方,规范‘申遗’,应该有更高级别的专门管理机构和健全的申报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