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2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挑战杯特刊

这里的蓝是暖色调

本报记者 黄丹羽 吉林大学学生记者 居丹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2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9月26日,吉林大学的志愿者引导参赛同学报到,准备进入比赛场地。 本报记者 赵青摄

    在第七届“挑战杯”决赛现场,活跃着一批蓝色的身影。寒冷的北国春城里,这群蓝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赛者以温暖,他们说“这里的蓝是暖色调”。

    “这衣服是昨天新发的。”志愿者姜亚伟告诉记者。

    9月26日,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体育馆举行了“挑战杯”创业大赛“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姜亚伟的任务是为赛场“站门岗”。遇到没有证件的客人,姜亚伟总是礼貌地微笑着请客人稍等,然后匆匆跑进赛场寻找“领导”汇报请示。忙了一个早上,姜亚伟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

    “真的比想象中累很多。”技术组志愿者魏阿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比赛计算机正常运行,技术组志愿者很早就开始进行培训、测试,中秋节假期也没有休息。比赛当天,技术组志愿者早上6点就赶到了赛场,进行赛前最后的准备工作。一天下来,他们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

    模拟经营竞赛结束时,许多参赛选手纷纷和志愿者合影留念。“我们要记住他们。”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参赛选手胡长军对志愿者的服务很满意,“他们太辛苦了,从火车站接站、安排住宿、比赛引导、运送桌椅到为计算机铺线等等,流程把握得很好,很顺畅。在一天的比赛中,他们一直在我们身边,即使没有工作,仍坚守岗位,一丝不苟。”

    9月27日,“挑战杯”开幕式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一大早,行政楼门口有位金发碧眼的志愿者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眼球。她叫雅娜,来自俄罗斯,一年前来到吉林大学学习。“刚来学校的时候我觉得很紧张,不知道吉林大学这么大。”雅娜说,很多同学热情地帮她指路,带她找教学楼。所以她也希望尽己之力,为外来的客人提供支援服务。

    为了服务“挑战杯”,吉林大学特别成立了“挑战杯”志愿者管理中心,共调集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本届“挑战杯”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为了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服务,赛前志愿者们还参加了三次培训,涉及人文历史、精神风貌、社交礼仪、法律法规、心理健康、岗位技能等各个方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