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的面孔
像很多乡村一样,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为了一张“全家福”就把千山万水之外的儿女叫回来,显然不划算,成本太高。而且就算不在乎成本,叫得回来叫不回来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年轻人,不是那么听家里的话了,尤其是到大城市见了世面的儿女,他们没有怨恨爹妈没本事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就已经算是懂事了。
于是,就有了这些拼接组合的“全家福”。
“全家福”就是一家人的合影,在一张交上来的结婚“全家福”上,新娘子的脸被圆珠笔遮盖了,遮盖得无情而且粗暴。她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另外一些年轻女子的脸,出现在了“小卡片”上——很多大城市的男子都接到过这样的“小卡片”,上面是一张年轻的面孔,旁边写着“此卡在手,新人不断”、“24小时上门服务”、“请君保留,以备后用”。她们有多少是自愿的,多少是被迫的,多少是被引诱的?
北京的发廊,每个姑娘都染了头发,很好看的造型,打扮得不是“韩范儿”就是“日范儿”,如果拍了照片,做成海报,也可以是“张挪拉”或者“日本青春美少女”——不要指望她们还会种地,尽管她们老家都是农村的,但她们在这个城市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烫头发是个漫长的过程,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尽可能地给你推销各种产品。以前,干这个事情的一律是年轻女子,现在,发廊变了。如果客户是先生,就依然是年轻女子,如果是女士,那么就是帅哥。过去,他(她)们会跟你说,家里爹妈岁数大了,奶奶爷爷有病,他们出来打工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弟弟妹妹还要读书,等等等等,期望着你的恻隐之心,然后办卡或者购买产品;现在他们不这样了,他们看时尚杂志,跟你谈论电影、明星、流行歌曲、时尚话题、电视节目,他们会跟你说他们的梦想——我至少听过几个版本雷同的梦想——开一间自己的发廊;或者,成为某个明星的发型师,他们会给你讲励志故事,告诉你,某某某发型师现在有了自己的连锁店,自己的品牌,过去和他们一样,只是一个洗头发的小工。
当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且有良好收入的年轻女孩子成为“剩女”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太高教育且收入相对低端的女孩子在做着“白马王子”的梦。渴望找到一个人,能够爱她们,给她们稳定的生活,然后,她们给他洗衣做饭生孩子。如果不能,那么套用亦舒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那么有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一度以“价值观不正确”而备遭非议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发明了很多名言,比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姐是你穿不起的品牌”;再比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许所有时代都有“物质女郎”,就连以“清纯”为主打的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也被评论为“实际上是一个70年代的傍大款”故事,号称“清纯得一塌糊涂”的女一号,打动她的也是高干子弟送给她的钱、冰糖、胶鞋等等,那些钱折换成今天相当于房子,冰糖相当于车,胶鞋相当于路易·威登。只是,这个时代,由于发展得太快太迅速,人们甚至没有时间腾不出功夫去拍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家福”。
在那些拼凑的“全家福”中,大多缺失的是年轻的脸。老人带着孩子,儿子去外地打工,为了一张“全家福”,老人翻出儿子上学时的照片,帖在新的照片上,凑成一张“全家福”。于是在这张凑出来的“全家福”上,我们看到年轻的父亲竟然跟自己上学的儿子差不多大!
年轻的父亲在哪里呢?在高档小区的门口,他们是保安;在做足道的房间,他们是技师;在建筑工地,他们是泥瓦匠……也许你从来不曾仔细看过他们的脸,甚至在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的眼里,他们的脸也是模糊的。
那些年轻的面孔,模糊不清大同小异的面孔,他(她)们在异乡奔波,看着海报上的青春组合,梦想着自己的未来……
她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佚名乡村摄影师拍摄制作
北京一处工地外,一名农民工与女友轻松说笑。赵青摄
徐州郊区,葬礼上的演出队。杨洋摄
家庭合影。佚名乡村摄影师拍摄制作
北京火车站,候车的年轻人。王叔坤摄
广东东莞长安镇工业区广场上,跳舞的务工青年。陈剑摄
武汉江边的年轻女子。周超摄
从杭州开往太原的K892次列车过道上,熟睡的年轻人。许康平摄
周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