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华之夏专版

新中国国家馆 见证崛起的中国

本报记者 刘坤喆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10月1日,上海世博会举行中国国家馆日活动。这是在世博园中国馆前广场举行的国家馆日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1982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剑摄

    “今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10月1日上午,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在中国上海世博园区这样表示。

    这一天,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

    这一天的主角,是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这座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线的雄伟建筑,5个月来已让700多万名参观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和中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这座建筑骨子里透出的“中国气质”,让它成为无数人对上海世博会的主要记忆点。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洛塞泰斯在10月1日当天非常直接地表示“上海世博会为世博会事业树立了新标杆”,并在“参展方数量、参观者人数﹑世博会园区面积方面,创造了新的历史”。他甚至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对未来各届世博会也至关重要。”

    中国赢得如此之高的国际赞誉,并非一日之功。回顾中国与世博会的牵手过程,从观望者,到尝试者、参与者,再到今天的举办者,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而中国亮相世博会的每一个展馆,就是这段不平凡历程的最佳见证。一个个“中国馆”,就是一张张中国国力在不同时代发展变化的明信片。

    从“只知宣传自我”到“紧扣世博主题”

    1982年,以主题为“能源推动世界”的世博会在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行,中国组团参加。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世博会,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大型国际展览会上首次亮相。

    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前部长梁兴华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新中国初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对主题演绎的理解远没有今天那么深刻,扣题并不太紧。当时参展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国,把世博会当成宣传阵地,以树立中国的形象。因此,中国馆展厅内主要陈列的是景泰蓝、瓷器、玉器、象牙雕等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以及轻工用品和纺织品,而能和主题‘能源’沾上边的展品,就是当时在中国农村广泛推广的沼气炉。”

    当时的中国馆展出的长城砖﹑西安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战车,以及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在当地引起轰动。观众有时一天多达6万人,参观者经常排队等候3小时之久。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正在利用长城砖同1982年世博会的观众建立友谊”。

    虽然稚嫩,但这次参展为中国以后参加世博会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在经历了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和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世博会之后,“中国馆”这篇文章被写得越来越扣题。在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上,中国馆获得“五星级展馆”的殊荣,站到了世博会最高领奖台上。

    搞了一辈子出国展览工作的梁兴华总结认为,“中国对世博会的组织﹑主题等一系列国际规则,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从一开始‘只知道简单地宣传中国’到后来懂得‘扣紧主题组织﹑设计﹑规划参展内容’,并接轨国际水平,折射出中国‘逐渐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过程”。

    从“牌楼大门”到“东方之冠”

    在建筑风格方面,历届世博会中国馆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简单﹑直接地采用传统古典建筑样式,到逐渐使用较为抽象的建筑符号来多元化地表达中华文化”的变迁。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参观过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时任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长的张文朴时,他提到,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的中国馆,延续了国内古典建筑的风格,采用了“牌坊”设计。无独有偶,当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请中国驻葡萄牙前大使王其良回忆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情况时,他对中国馆外观的第一句描述就是:“大门口有个牌楼”。

    从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到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12年间,中国馆的入口或建筑主立面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即“彩饰牌楼”加上“现代建筑实墙(或玻璃幕墙)”。“牌楼”这一中国古典建筑样式,似乎已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在世博会上的标志性形象。

    这一“标志性形象”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发生了改观。当时的中国馆政府代表梁兴华介绍说,“中国馆外观是一个整体呈U型的现代式建筑,外墙用喷绘图像做了一幅‘长城的春夏秋冬’的巨幅画,似大幅广告一般分布在中国馆外墙的四个面上。观众从外部一看,就知道是中国馆”。这种审美设计上的改变,收到了明显效果。面貌全新的中国馆吸引了超过250万人参观,约占当年世博会总参观人数的四分之一,是那一届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而中国馆也被作为“有特色的不动产”在汉诺威世博会结束后得以永久保留。

    此后的几届世博会中国馆在外观上多运用了京剧脸谱﹑十二生肖﹑汉字﹑长城等抽象符号,来表现中国特色和中华文化,效果各有千秋。

    而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东方之冠”,则是世博会中国馆历史上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馆长﹑现任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的蔡国枫,在参观完“东方之冠”后不禁感慨其“设计风格恢宏大气”。有评论说,中国近年来建筑设计审美上的变化,在“东方之冠”身上得以清晰体现。

    从“玻璃柜陈列”到“高科技光声电展示”

    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内部布展和表现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变迁。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的中国馆,其布展和陈列手法非常简单,方钢玻璃柜和木制展台的各种陈列组合,是当时的主要参展手法。

    而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上,梁兴华介绍说,中国馆就推出了一系列模型,如古代四大发明,西汉浑天仪和东汉地震仪的模型,展现中国航天技术进步的酒泉卫星发射塔的模型,长征2号、3号、4号火箭模型等;而且,还运用了大屏幕幻灯形式;特别是中国馆内的360度环幕电影,代表了当时的中国最高水平。

    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时,中国馆内已经出现了由几百台电视机组合而成的电视大屏幕,以及数十台触摸屏电脑,以此来介绍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情况。作为当时中国馆政府代表的梁兴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可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此外,在这届世博会上,中国馆内展出的很多模型开始动态化,如三峡工程模型的放水﹑流水,就是通过动态方式形象地示意出来的。

    到了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据时任中国馆馆长的蔡国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那一年的中国馆大量运用了“触摸屏电脑”和“灯光”设计技术,声﹑光﹑影的融合是一个显著特点。此外,演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和现代城市发展的﹑具备互动功能的“浮雕墙”,以及三维动画幻影,也都是当时中国馆的展示亮点。

    而今日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其展示手法的高科技程度早已无需赘述。电脑制作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整体上广泛应用LED﹑令人震撼的穹顶电影,以及超级水稻﹑演出舞台﹑乘坐过山车探秘等每一环节,无不彰显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从1982年到2005年,新中国共参加过14次各类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腾飞的步伐。在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和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均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和“最佳外国馆”。

    而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更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蔡国枫评价说,“不管从外形建筑﹑内部布展﹑展览表现形式﹑高科技运用,还是与主题契合程度﹑巧妙体现发展理念等方方面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不但是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一大进步,也确实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只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中国,才能支撑起这样一届世博会。”

    本报北京10月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