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洋高参”为上海“挑刺”“开药方”

本报记者 龚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1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第二十二次会议今天在上海世博园开幕,本届市长咨询会的主题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为上海“挑毛病”、“开药方”向来是往届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主要内容,此次会议也不例外,与会企业家甚至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方案和建议。

    美国匹兹堡市市长卢克·雷文斯塔尔贡献了该市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成功转型的“三大法宝”:利用在制造业、金融和能源方面的传统优势;利用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对人才培养进行大力投资,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生活水平。

    ABB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昊坤认为,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大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其中政府的作用则是他特别倚重的。

    “为创新奠定基础是政府所能发挥的最有效作用。”昊坤说。学校必须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富有能力的企业领导,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确保公平竞争和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必须鼓励长期可持续发展,而非急功近利。

    政府还可以提供能吸引人才留在本地的生活条件,如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等。

    说到环境,与会企业家有不少“刺”要挑。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总裁北山祯介指出了大城市存在的问题,比如交通,已经“造成大城市经济效率下降,增加环境负担”。

    对此,他建议在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建设的同时,注意推动始发站周边的开发,可以有望提高公共交通运转率和便利性、提高商业集聚力和带动服务业发展等效应。

    “由于上海市大范围的城市开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程度,因此必须制定以现有的城市状况为基础的低碳减排政策。”北山祯介提出,上海今后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环保城市建设。

    他列举了一些减排措施,还做了专门阐述:在能源方面,首先应普及能够通过节能减排产生的成本优势来回收投资的节能服务公司模式。另外,还可以考虑创建以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为对象的样板事业,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市场和发掘创业家,以有效推动实现这个事业模式。

    考虑到减排政策可能成为企业的负担,北山祯介也建议,可以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并建议同时引进代表碳排放交易的节能价值换算机制,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对此,上海市市长韩正透露,2009年至2011年,由上海市政府直接推动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的项目在660亿到680亿人民币之间,相当于100亿美元。项目主要涉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治理保护,以及固体废弃物垃圾的处理等。

    而如何改善城市的软环境,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上海的生活成本是否过速增长?医疗保健服务是否充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特黎建议,上海可以考虑着力降低住房成本,整合现有医疗资源,以提供充足、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他还认为,城市领导者需要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欢迎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才。为此,他建议上海进一步放宽对永久居住证登记(户口制度)的限制,引进更多激励计划,吸引具有专业技能的海外华人回到上海。

    与会企业家为上海市政府出了不少“金点子”,而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会上也表示,要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通过努力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和城市之一。

    本报上海10月1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