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羊城志愿服务“领头羊”
拍完“广州志愿者”宣传片,导演陆川都被感动了。林洁摄
林妙可是儿童版志愿彩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名人堂成员。武欣中摄
“感受志愿者、尊重志愿者、关爱志愿者,我是志愿者!”走进亚组委志愿者部宣传策划办公室,迎面墙上挂着导演陆川一句简单的留言。这是陆川拍完“广州志愿者”宣传片的真实感受,作为千千万万广州志愿者的代表,4名志愿者的本色演绎,让陆川为之动情。
亚运倒计时100天时,广州志愿者宣传片如期播出了,效果正如陆川所言:“我希望能拍出区别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作品,这样拍出来的宣传片更有生活质感,更能贴近志愿者的真实生活、更感人,而非明信片一般的华丽。”
片子的拍摄,源于陆川与谢杏芳的交情。退役后“转战”亚组委志愿者部的谢杏芳盛情邀请“球友”陆川参与,被广州志愿者深深打动的陆川不仅爽快答应,还保证“零片酬”。他回忆说,拍摄《可可西里》时,在那里遇到一个广州女志愿者,也是一名大学生,她在没有手机、电脑、蔬菜,只能以方便面充饥的条件下,踏踏实实地为那里的人们做了3个月的志愿服务。
起初,有人动议请明星拍摄,但陆川认为最好是用普通的志愿者,挑有故事、有特点的志愿者中的佼佼者,让他们自己来演就很好。团广州市委接受了这一建议。片子拍摄风格以轻松、纪实为主,陆川介绍:“没用一个演员,都是志愿者自己来演,场景上尽量贴合志愿者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拍摄展现广州志愿者的特征——公益为他人,特别有主人翁精神。”
陆川说,薛朝凤10年照顾孤寡老人,这种坚持特别难;赵广军曾经是“问题少年”,后来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这种心路历程其实是非常吸引人的;王卫完全是“新新人类”,不计较收入,宣扬低碳骑行的生活文化;李森坚持辅导聋哑儿童,带动起很多年轻人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
专题片片长约两分半钟,共有4个主角,包括: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拜客”王卫,长年照顾孤寡老人的银行职员薛朝凤和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拍摄场景完全根据4个志愿者的服务地点和内容安排,通过每人几十秒的时间来着重表现人物。“广州志愿者宣传片既立足亚运,又不拘泥于亚运,可以作为‘后亚运’志愿者宣传片。”陆川透露。
清晨,雨幕下,南华西骑楼街上,志愿者薛朝凤吃力地蹬着自行车……陆川说,在做前期准备时,读了团广州市委提供的20多个志愿者的介绍材料,当时的第一感觉是“他们让我本能地打个问号”。他曾经担心这些介绍材料的真实性,决定亲自与这些志愿者接触,深入了解,既是为了选角,亦是为了把握广州志愿者这个群体的动态和特征。
“他们善良得近乎完美,精神上散发光亮。”陆川说,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心灵这么美好的人。而且,他们身上体现的,不是单独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是一个素质特别好,特别有奉献精神,对生活有深刻理解的群体。
李森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的队长,这个广州最大的志愿服务队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5万人,每月都有超过800人加入。李森喜欢别人叫他“老乌”,就是他的网名“乌托邦”,他认为乌托邦精神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
18岁参加工作的李森算工龄应该有16年了。在中国电信工作的他,拥有让人艳羡的职位与薪水。2000年7月,李森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志愿者。”这句偶然看到的话,触动他成为志愿者。
启智服务总队,是一个以服务残障、智障儿童为主的团队。2003年,李森接手成为启智服务总队队长。他说,除了本职工作,他80%的时间都给了志愿者服务,除了亲人、同事,95%的联系人也都是志愿者。
一个组织总缺少不了灵魂人物。李森对热爱的志愿服务近乎“疯狂”,为了一个活动方案,往往通宵达旦;他热爱“创新”,不墨守成规,网站是他一手经营起来的,星级会员管理制度、届长制度等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还有30天,广州即将迎来亚运盛会,李森和志愿服务整整走过了10年,这么长时间一路走来的坚持,是什么力量锻造了这份细水长流的韧性?朴实的李森想了又想,也没能找出一句闪光的话,他觉得做志愿服务已经像一种习惯般自然,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志愿者很孤单,一群志愿者很快乐。”在李森眼里,志愿者就是一项团队事业,大家相互鼓励支持,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一起努力、一同创造,这是最宝贵的志愿精神财富。
37岁的薛朝凤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她被称为志愿者队伍中的“拾柴者”,长期坚持到老人院服务,除了上班时间,她就泡在老人院和老人们拉家常,陪老人表演粤剧,帮老人梳头、洗衣……2008年,她被评为广州市志愿服务十大杰出个人、广州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薛朝凤之所以这么坚定地将志愿服务的方向定在关照老人,缘自一个老干部带给她的深深触动。
薛朝凤清楚地记得那一次探访,老人兴致勃勃地向志愿者展示自己过往的辉煌事迹,劳动模范证书等翻出来一大堆,“她非常自豪于自己的过往。”然而,话题很快转到了儿孙的身上,老人依旧情绪高涨地讲述着:“我的儿女都是公务员,孙子们在读大学,都很孝顺,经常来探望我呢!”但不知为何,老人说着说着哽咽起来,最后竟变成情绪失控地号啕大哭。经过开导与安慰,老人终于敞开心扉,说出了心里最无法解开的死结,她非常想同儿孙们住在一起,但是因为很多现实的原因只能住在安老院。薛朝凤说:“这件事令我明白,对老人除了照顾起居饮食,更重要的是精神赡养。”
“阿凤,什么时候开联欢会啊?”“阿凤,我们排练了新歌,你有空来听听吧!”……采访过程中,薛朝凤不时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就像自己爸妈打来的一样,心里暖融融的,和老人交流就要抱着一颗亲人的心。”
薛朝凤说,每逢中秋、春节前,她所在红十字会志愿工作委员会都会创作及组织形式多样的节目到各服务点演出。而且,礼物都是精心挑选过的,适合他们的,亲自送到他们手上。这些微小的举动,渐渐让老人记住了红十字会这个志愿团体,也记住了这个团体的志愿者。“哪个月没见到,就会牵挂我们,哪个月该开联欢会了,他们就会提醒我们。
不断地回味片子中的画面,志愿者的故事娓娓道来。在“赵广军生命热线”工作室,赵广军忙碌的场景对于许多广州市民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他们心中的“肥仔”阿军。
赵广军曾遇到一个叫小强的男孩,因沉迷于跳街舞而辍学。赵广军带他到广州的福利院、老人院,让他跳舞给孤儿、老人看。后来,孤儿院的孩子把小强当成偶像,一见到小强就拉着他的手喊:“跳舞哥哥教我们跳舞吧!”一段时间后,小强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有意义的,渐渐地愿意与人沟通,并成了志愿者。
“看到这些孩子就像看到以前的我,现在我努力帮助更多孩子不要再走那条路,我知道他们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帮助他们及时回头,就能看到人生的正路。”赵广军说。
赵广军曾经是“问题少年”,就在他几乎选定了自己的人生路时,与他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因为触犯法律而自杀,这给了他很大触动,他决定彻底脱离以前的圈子,开始新的人生。
从1998年报名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始,赵广军10多年来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近5万个小时,帮助近1万名服务对象,捐款13万余元。赵广军为“问题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在他帮助下,1200名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走回正路,其中40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200多名有自杀倾向的人找回自我。
2007年4月,“赵广军生命热线”工作室成立,只要有困难,就可以通过拨打114寻求赵广军和“赵广军们”的帮助。现在,工作室也是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服务点,亚运会期间将会为游客提供广州传统美食的咨询服务以及运动员情绪安抚等。
王卫骑着自行车,像冠军冲向终点一样高举双臂走来。和其他人不同,片子的每个镜头里,王卫的出现总伴随着他的自行车。作为一个宣传低碳出行的“新新人类”,王卫和很多年轻人的距离很近,也很远。很多年轻人如他般追求时尚,在潮流中标榜个性,但像他这样将时尚带入志愿行动并成为一种态度的人很少。
“我是一个志愿者,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健康乐观的中国人是什么样。”“拜客”王卫希望通过骑车传递亚运志愿服务的精神。2009年,作为“拜客”志愿服务队领袖,王卫把自行车骑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他和他的团队希望用这种方式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行为,是对保护绿色家园的道德呼唤,不极端,很温柔,很友善。”王卫说,“路有多远,我们就骑多远。”
广州志愿者宣传片尾声,志愿者赵广军、李森、王卫和众多志愿者汇聚成一只伸出的手、一颗火红的心、一只象征友谊的和平鸽,慢慢变化为广州志愿者标志——“心脚标”。
志愿者——如今在羊城公民社会中已成为志愿服务社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