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想为社区青年做点事”
我做团的工作已经有12个年头了,做居民区团支部书记也有10年了。当初毕业时,放弃了高薪工作的机会到打工子弟学校——上海市闵行区民办弘梅小学做团的工作,然后再到现在的居民区做兼职团支部书记,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这个基层团组织中。现在想来,我仍然不后悔,因为我喜欢这种基层团组织工作,我是真心想为社区青年做点事。
在居民区,闲散青年多,务工青年也多,所以需要做的事情多而且杂。在基层工作当中,虽然也有很多的困难,但每每看到社区青年因为我们的微薄之力而解决了一点实际的问题,我心里总是欣慰无比。
给青年寻找工作机会
在我们居民区,不仅有很多闲散的务工青年,也有很多未就业的大学生,看到他们整日找不到工作,我心里也着急。于是在工作之余,我总会留心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报纸上,电视上,还有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只要有这方面的消息,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居民区里正在找工作的青年们。
“2010年8月14日上午9:00,闵行区梅陇镇人民政府、梅陇镇综合党委、梅陇镇社保中心、梅陇镇人力资源中心联合在闵行教育学院附属梅陇实验学校里举办2010年梅陇镇人才大型招聘会,现场人气十分火爆。”前一段时间,无意中看到这么个信息,我马上想到了我所在居民区里的未就业青年。
没有一丝耽搁,我立即把这一消息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通知大家。怕有些人看不到,我又登门找到一些社区里失业、无业的青年参加招聘会。
活动当天是周末,气温很高,我和其他团支部委员放弃了自己休息的时间,陪小区应聘青年一起来到招聘会现场,为他们打气,鼓励他们到企、事业单位摊位前面试。
就这样,社区里一些就业困难的团员青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从事一线技术操作,有的从事服务性行业,有的做公司文员。
“居民区团组织是广大团员青年的领航者和贴心人。”有的青年在找到工作后这样说,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真是欣慰极了。
像这样的工作其实每年都有,每次我都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些青年寻找工作机会。
为青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居民区,有很多进城的务工青年。他们初到上海,总会遇到很多困难。10多年来,很多人通过打听会找到我们帮忙,虽然我的能力也有限,但我还是愿意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们。
有一次,在物业公司打工的一个青年员工找到我。他的女儿到了入学的年龄,可是在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他没有办法,打听居委会,知道有我们这个团支部,于是就找我试试,看我能不能帮忙解决他女儿入学的事。
跑教委,找学校,我忙活了好几天,终于为他联系好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看到他的女儿顺利入学,他高兴,我也高兴。
这样的事也不止一次了。居民区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几个孩子需要入学,我都摸得一清二楚。至今为止,我已经把十几个原本入学无门的孩子送进了校门。
暑假里,居民区里无人看管的孩子是让他们父母头疼的事。父母要上班,有的孩子就会趁着这个时候疯玩。
“得想办法让这些孩子有人照看。”于是我在社区找了一些大学生,把社区里的孩子们组织起来,进行结对辅导,解决了父母们的后顾之忧。
做的事多了,我们的团支部也渐渐小有名气。有的青年在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家庭有什么矛盾,都会打电话找我倾诉。说实话,我很乐意做这样的工作,他们信任我,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戴着镣铐跳舞
“2006~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居民区团组织,所开展的“奉献爱心‘三走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07~2008年上海市居民区团组织特色项目奖……”10年来,我们的团支部获得了很多肯定。虽然如此,说实话,我们做出这些成绩其实也并不轻松。很多时候,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困难。
居民区团支部是最基层的团支部,团支部书记都是兼职,没有报酬,也没什么经费,我们甚至都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需要办公的时候,就在居委会办公室摆张桌子。搞活动的时候,通知人员到场,我常常都只能用自己的手机打。尽管如此,团支部的工作人员工作起来还是尽心尽力的,这都是凭着一份对青年工作的热情。但我觉得,做工作不能仅仅靠热情,也应该给他们一些保障。
“我现在最基本的愿望是希望团支部能够有几份正经的刊物,包括团内的刊物。”我常常会跟同事们说。居民区团支部没有条件订刊物,我经常只能在自己所供职的学校拿报纸,来给青年团员们看。
“作为团的工作者,很多基层团支部书记其实并不了解共青团工作,况且又是兼职的。就服务青年而言,很多人都没有太大的主动性,如果上级团组织能够给居民区团支部书记做一些培训就好了。”我也常常这样想,因为在居民区团支部这种基层团组织,需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是挺多的,有必要让团支部书记成为专业的共青团工作者。
我还有一个愿望——做了那么多年团支部书记,做的事也不少,却还不是居民区的团代表。当然,我并不是在乎这么一个名分,但我觉得,对所有的居民区团支部工作人员来说,“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鸿福新村居委会居民区团支部书记马杰口述 本报记者陈凤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