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资源过于集中给北京添堵

禾刀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15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年销1700万辆汽车、达到美国历史最高水平的同时,堵车已越来越成为当下国内大中城市生活的重要标志。日前,5位国务院参事建议北京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在未来五年控制小汽车消费,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新京报》10月14日)

    加强经济手段调控,这种思路在各地诊治“城市病”的“药方”中日益常见,有几个城市对开征“拥堵费”早就蠢蠢欲动。经济手段调控当然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思路之一,但这能否上升为主要措施,尚待商榷。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北京的种种特殊性,过于倚重经济手段调控,问题未必就能迎刃而解,反倒可能加重纳税人负担。

    北京的机动车目前已超过450万辆,尽管限制措施越来越严,但日均进出北京的外地车辆仍大踏步攀升至55万余辆。为保证道路畅通,近年来的重大活动或节日,北京不得不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并在经济手段方面有过多次尝试。4月1日,北京曾上调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但根据交管部门监测,重点区域车流量并无太大变化”(《京华时报》4月2日)。这或已表明,在路权高度紧缺的现实面前,所谓经济手段到底有多大功效,叫人实在不敢乐观。

    从调控举措看,只有当成本效果能不折不扣地传递到使用者身上,经济手段才可能令车主“望而生畏”,进而在趋利避害的思维下,积极选择替代出行的工具。北京奥运会期间,“公车封存量达到21万余辆,停驶70%%”(《京华时报》2008年6月21日),依此类推,仅北京一地,公车数目就令人瞠目结舌。

    另一方面,北京又是公共资源高度集中之地,“跑部钱进”已成为一大特色。在上面的三令五申下,今年以来,一些地方极不情愿地关闭了一些“驻京办”,但“跑部钱进”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遏制呢?有媒体就曾报道,因为“有人开车送礼,还有人打着‘飞的’送礼,而一些手握权力和资源的部门自然成为被公关的重点”,这都加剧了北京交通的拥堵。(中广网9月24日)

    对庞大的公车体系而言,所谓经济手段调控,除了徒增公车成本开支,并一分不少地转嫁至纳税人外,不太可能真正挡住公车的强力驱动,否则,在这么多年有关控制公车的无数规定面前,公车不太可能成长为一个那么令公众揪心和郁闷的问题。再者,尽管北京面临水资源不堪重负的严峻现实,但北京的大城市化脚步并未放缓。对更多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意味着城市“做大做强”,更多时候则是“摊大饼”。

    北京堵车的特殊性在于,各种资源正快速地向这个城市汇聚,同时又得不到有效分流和疏解。如果不顾北京的种种特殊现实,兜售使用成本过低论,草率出台经济调控举措,很难达到专家憧憬的理想成果,反倒可能抬升上路车辆无法逃避的硬性开支。

    甚至到头来,也难免让公众进一步质疑,此举到底是为了解决堵车问题,还是为了给政府开辟新财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