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利奇迹”中看到了什么
紧急避难所: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屏障
记者:安全事故最根本的是防患于未然。智利的井下紧急避难所给我们在防范方面提供了哪些借鉴?
黄毅(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井下紧急避难所在此次救援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险情发生之后工人进入避难所,这里除为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和空气流通等条件外,还可以提供温度调节、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保障,是矿工生存的重要保证,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我国目前正在强制推行避险系统和避险设备的安装与建立,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煤矿、非煤矿山要在3年之内建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等。逾期未安装的,将面临相应惩处。
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每一位升井矿工身体状况都不错,也十分兴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井下被困期间生存条件上的差异。
我国一些矿难伤亡人数众多,缺乏完善的紧急避险系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在计划强制推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但落实存在困难,特别是井下避险硐室投入巨大,而且除了一次性投入外还要有日常维护,这对小矿来说更是压力不小。
团结互助、冷静自救:“地下功夫”需在地上练
(背景)发生坍塌事故后,33名矿工自发组织起来,积极与地面救援人员取得联系。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担任了领导者的角色;一名矿工成了井下的临时医生。另外,在挖掘过程中,矿工们还帮助清理井下的碎石;有31年丰富采矿经验的矿工组织大家绘制一份周围地形的详细地图,这为后来的地面救援提供了很大方便。记者:智利矿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头脑在这次事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矿难救援成功都离不开矿工的自救,我们从中收获了什么?黄毅:智利矿工能在避难所中有经验地划分出生活区、活动区和娱乐区,并且进行有序的生活,体现了自救意识和本领,应该说这与平时的培训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如王家岭矿难时,矿工自发组织自救,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如果平时不注重培训,事发时手足无措,即便是井上全力救援,也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我国一些小的矿井仍然缺乏相关培训,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检查和排查力度,保证矿工安全。
刘铁民: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组织形式从下往上分别是班组、队或段、矿、公司。在最基层的班级一级,已基本被发包出去,有些到矿一级也已被承包,有些还是层层转包。生产调度和一线工人之间没有直接的组织联系,维系他们的只是经济利益。虽然目前各个层级、各个岗位也都存在,但系统就是无法有效地运行起来。
贺美宣(山西省煤矿厅应急救援处副处长):我国许多煤矿尤其是小煤矿的工人,在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他们自救意识和水平缺乏,一旦发生井下事故,不利于开展自救。这需要各类企业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高矿工的培训率和培训水平。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救援”
(背景)智利送给地下矿工的物资除了食物、药品和衣物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还包括游戏机、足球比赛集锦,家属视频录像等满足精神生活的用品,光纤通讯设备传递的矿工和家人之间的影像成为支撑这些矿工士气最大的功臣。智利当局还邀请美国航空航天局一个专家小组,借助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的生活经验,为受困矿工在空间狭小、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生活质量提供借鉴。为了保证受困矿工的身体健康,营养师制定了特殊的食谱,限定矿工每人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超过2200卡路里;为矿工提供了用灭菌铜纤维制造的短袜,以防止感染脚气;从9月中旬开始,一名健身教练还通过闭路电视,每天带领受困矿工健身一小时;矿工出井时都会戴上一副造价450美元的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记者:一起地方性事故,演变成全球数千家媒体直播的生死大营救。如何看待这感天动地的一幕?
黄毅:智利矿工救援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令人印象深刻,这对鼓舞士气、调节精神有积极作用。我国在灾难救援中,一贯坚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的精神。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防范风险和预警上。
(新华社记者 孙英威 朱立毅 梁冬 刘敏 吕晓宇)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