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2010笹川杯•感知日本”有奖征文大赛作品选登(14)

如果中国也有高桥阳一

山东 付晓利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在今年的南非世界杯中,一向不被世人看好的日本足球队获得了本土之外的最好作战成绩,以3∶1战胜丹麦、1∶0战胜喀麦隆的骄人战绩昂首进入16强。

    日本足球的崛起甚至还改变了世界足联对亚洲足球的政策,保证了亚洲足球参加2014年世界杯的3.5个名额,这也间接帮助了中国足球队。由于日本等亚洲国家足球的优异成绩,中国有了获得进军下届世界杯的更好机会,这让国人感到汗颜。中日两国都有着完备的竞赛体制和梯队建设,中国的足球人口更是远远高于日本,但究竟是什么让日本足球在二十几年来迅速崛起?说出答案来,也许不关心足球的人竟然不会相信——是一本叫《足球小将》的动漫书。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足球水平很低,排名也在中国之后,动漫画家兼足球评论家高桥阳一先生创作了动漫书籍《足球小将》,该书在报刊连载后,很快就风靡日本,并掀起了日本少年苦练足球为国争光的热潮,这本书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翻开第一部《足球小将》,可以看到一群日本绿茵场上的男儿,在世界足坛异军突起并逐步称霸世界的故事。该书不仅情节精彩,绘画生动,更绝妙的是,高桥先生在最初的版本中,为把《足球小将》中的人物刻画得骨肉丰满,几乎分析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足坛上所有的足球巨星,比如说德国前锋卡尔·海因茨·施耐德的原型就是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而这些巨星正是当时所有足球少年的偶像。让他们做漫画书主人公的假想敌,不仅十分符合日本民众崇拜英雄、不甘示弱的民族情结,也极大地激励了小球员们的民族自豪感,点燃了日本青少年练习足球的激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国内突然对足球有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20年后,足球文化终于开始影响日本足球成绩。自2000年起,日本足球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这些个性鲜明的主力球员竟然自比漫画书中的主人公。而日本足球巨星中田英寿、成彰二以及在今年世界杯中大放异彩的球星本田圭佑更是直接坦言,自己就是看着《足球小将》长大的,《足球小将》对自己影响巨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作者高桥阳一先生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对世界足球的关注。高桥先生是不折不扣的体育爱好者,为不浪费自己辛苦建立的“足坛梦工厂”,所有的创作都紧跟世界足坛的实际,在继《足球小将——世少篇》之后,高桥先生并没有将老《足球小将》路线演绎下去,而是随着国际足坛风云变幻改变着《足球小将》的人物和情节,并且逐步淡化个人英雄主义,将国际足球的中心从巴西挪到欧洲,并全面引入职业联赛等。这就逐渐诞生了此后的足球小将续篇——《世青篇》和《Road to 2006》),其他特别短篇也不断应运而生。也就是说,高桥先生在创作《足球小将》连载的二十几年里从来都没有故步自封,相反,他创作的每一阶段都符合国际足坛的潮流,任何时候在行家看来都不落后,所以,《足球小将》不仅常胜不衰,更启迪了一个时代,成了日本最经典的足球文化!

    其实,《足球小将》对日本足球的贡献远不止是一本漫画书那么简单,不但许多日本球员都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主人公,就连每次遇到重大比赛前,日本许多媒体都喜欢用现实球员和《足球小将》中的球员以对比打分的方式对两套阵容的主要人物加以客观评价。早在德国世界杯前,日本就把以川口能活为首的主力阵容与《足球小将》中若林源三为首发的阵容从身高、体重、号码、位置、效力球队和擅长技术等来对比,用以总结相似度并且展望比赛,你说这本漫画的影响有多大。

    翻开近20年的世界足球史,恐怕还没有哪支国家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这不能只说是高桥阳一个人的功劳,但正是有着许多像他这样的一批人的共同努力,日本足球才逐步走向昌盛。看看日本最近二十几年的战绩吧:1999年世青赛亚军,2000年亚洲杯冠军,2001年联合会杯亚军,两次世界杯16强。《足球小将》的剧情差点就被他们复制,这群由《足球小将》陪伴着长大的孩子获得了成功。

    反观中国足球,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梯队建设,同样的职业化管理手段,并且投入更大,人才更多,却在数十年来没有进步,培养出来的只是职业球员鼓鼓的钱包和暴躁的脾气。因为从踏入足坛的第一天起,那些师哥和前辈们就为中国的足球少年们树立了一种榜样——踢球就是为了风光和赚钱,于是中国足球龌龊不断,不但多年来止步不前,假球、黑哨却屡禁不绝。

    中国足球太需要一种优秀的文化来引导了。足协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应该着手于足球文化的建设,寻找高桥阳一这样的足球文化传播者。中国足球不缺人才,缺少的是足球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国球员不知道踢球是为了什么。

    所以,我们期待着,期待着中国也出现一个高桥阳一。

    征文须知

    征文时间

    征文从即日起至2010年10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等有效日期为准)。中国青年报社负责征集中文作品,人民中国杂志社负责征集日文作品。

    征文主题

    (1)中日文化的差异与相互理解。

    (2)环境保护与中日合作。

    两者任选其一。请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忌空泛议论。

    获奖公布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

    从2010年6月起至2010年11月,《中国青年报》将陆续刊登18篇获奖文章(即从6月起至11月每个月评选出3篇文章见报,请注意及时投稿)。待征文活动全部结束,由定评委从18篇获奖文章作者中遴选出6名一等奖获得者、12名二等奖获得者。然后,再从未见报征文作者中评选出24名三等奖获得者。最终评审结果将于2010年12月在《中国青年报》国际版上公布。

    征文奖励

    所有获奖者均将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其中,6名一等奖获得者将被邀请于2011年2月访问日本;12名二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2000元人民币;24名三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500元人民币。

    征文对象

    16周岁~45周岁的中国公民。

    征文要求

    (1)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使用中文,字数限2000字以内。

    (2)请参赛者务必附上个人基本资料(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以及有效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如有电子邮箱,也请提供)。

    征文邮寄

    (1)征文请寄: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国际部;邮政编码:100702。(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征文”字样)

    (2)征文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uojibu08@sina.com(在邮件主题一栏,请注明“征文”字样)。

    网上查询

    有关征文事项可登录“中青在线”网站(www.cyol.net或www.cyol.com)进行查询。

    征文声明

    ①参加本年度活动者只能有一次获奖机会。

    ②参加过其他征文活动并获奖的作品不能参评。

    ③获奖作品的版权归本次活动主办者所有。

    ④获奖作品不能参加其他同类征文活动。

    ⑤应征作品一律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⑥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青年报社。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日本科学协会

    人民中国杂志社

    后援单位: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日本驻华大使馆

    中日友好协会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特别赞助:

    日本财团

    赞助:

    全日空航空公司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