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团委书记下乡接地气
用乡镇工作给“两门干部”补课
本报天津10月18日电(记者张国)“何时下乡?”这是目前天津各大高校团委书记们的热门话题。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选派高校优秀团干部到区县挂职锻炼。首批10名入选者将自11月起下乡锻炼半年。
此举是为了落实今年9月26日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座谈会的精神,切实加大培养锻炼优秀团干部的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区县经济社会发展。
据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介绍,选派的团干部一般应为高校团委负责人或高校二级院系团委负责人,“优先推荐局处级后备干部”。处级团干部将挂任区县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委办局副主任或副局长,科级团干部将挂任区县乡镇长、委办局主任、局长的助理。
这是天津高校的团干部首次有机会到共青团组织以外的领域挂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沈江表示,哪怕本校团委人手再紧,事务再多,也要争取派人。
南开大学团委书记张宁宁对记者说,此举有利于大家走出校门“接地气儿”,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阔眼界,得到历练,也了解不同战线青年的状态。
天津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刘亚楠认为,高校团干部的长处是爱学习、讲政治、善于组织活动,但如果让自己去乡镇处理一些现实问题,应对能力就要弱一些。目前各部门选拔干部都重视基层工作经验,而高校团干部基本是在校内循环,成长路径受到限制。
在团干部派出之前,团天津市委计划为他们先做培训。团天津市委书记刘道刚说,下乡团干部的“角色”有3个:田间地头的调研员、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智力优势对接的联络员、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办事员。
他说,与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相比,很多高校团干部属于出家门进校门的“两门干部”。下乡挂职,是他们丰富阅历的好机遇,是加强党性修养、培育优良作风的好机会,也是区校之间增进合作的好平台。在乡镇工作中,他们将学到校园里学不到的本领,得到全面锻炼,从而在未来的干部选拔中具备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