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生村官·法治社会
中国•泛西南警务合作联席会首届会议在重庆召开

西南六省区市建立警务合作机制

本报记者 田文生 实习生 冉志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10月21日,中国·泛西南警务合作联席会首届会议在重庆召开,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区市公安机关共同签署了《中国·泛西南警务合作联席会章程》和《中国·泛西南警务合作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记者注)。这标志着泛西南警务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会议通过了《警务情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合作机制》、《处置群体性事件合作机制》等25项警务合作具体机制。根据《框架》和这些具体机制的安排,今后,上述六省区市警方将实现情报信息互享、重大行动互援、执法办案互助、治安管控互动、警务保障互补等全面合作。

    区域警务合作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与会的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黄明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交融性特征将更加突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有序推进区域警务合作,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在加强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黄明强调,要进一步突出西南地区特色,确保形成维护区域社会稳定的整体合力;要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完善处置预案,真正做到一旦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能迅速启动、运行顺畅;要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整体合力,建立完善打击毒品犯罪等协作机制,适时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形成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合力,在流动人口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省际交界“黄赌毒”问题整治等方面加强协作。

    黄明指出,要进一步创新区域警务合作举措,确保泛西南地区警务合作取得实效;要加强部门、警种合作,打破壁垒,强化联动配合,降低打击成本,提高打击效能;要强化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警务合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合作实效;要建立警务合作激励、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开展区域警务合作的积极性。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表示,加强六省区市之间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警务合作机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希望六省区市之间的警务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而且富有成效,硕果累累,真正在泛西南地区筑起社会安全稳定的防护网,真正为六省区市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据中国·泛西南警务合作联席会首届轮值主席、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军介绍,9月19日至21日,重庆市公安局派出专人分赴北京、上海、辽宁,实地调研环京“护城河工程”、苏浙沪警务联勤指挥机制、东北地区警务合作机制、环京津沪7省市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的开展情况,深入了解其筹建、运行、实施等环节的具体做法,确保泛西南警务合作的科学合理性。

    各类信息充分共享,重大行动互相支援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六省区市将实现情报信息共享,犹如相互开通“省际直通车”,数百类经整合的公安业务信息以及经综合研判得出的预警等信息将实现“一网联六地”。

    过去,以公安信息网为支撑的信息化平台虽已在西南六省区市上通下联,但采集的数据只能在省内循环。信息“血脉不通”,导致每遇跨省市区案件的协查、协作,层层审批程序、手续复杂,往往贻误战机。

    “六地一网”将基本实现各种信息全方位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六地实时发布的社会治安形势评估、案(事)件预警、情报指令等尽收眼底;跨省市区信息查询、检索瞬间完成,各类通用信息在网上流动自如。

    以往,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和防范暴力恐怖活动等行动中,特别是在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时,由于没有建立合作机制,靠自身增援,远水解不了近渴,依靠外援,人生地不熟,难以实现有效的组织指挥。同样,在执行重大警卫任务和安全保卫工作中,各地“单打一”的模式已无法承担并完成大规模、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保卫工作任务,需要跨地区协作配合时,又往往受制于繁杂的程序与手续,难以实现警务合作的快捷、简便、高效。

    根据新的合作框架,六地将共同实施“重大行动互援”,将彻底告别上述状况。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紧要时刻、在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现场、在执行重大警卫任务和安全保卫任务中,六地警力将并肩战斗,配合协作,全方位走向一体。

    《框架》还鼓励和支持各成员单位直属部门(警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部门(警种)之间,就职权范围内的警务事项开展广泛、深入的点对点合作,以实现区域警务合作的快捷、简便、高效,最大限度地服务实战。

    不再相互推诿,形成合力打击流动犯罪

    过去,在打击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中,管辖权不明、管辖权有争议等问题不一而足,相互扯皮、推诿屡见不鲜。虽然法律有在发生管辖权争议时可协商,协商不成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跨区域案件管辖协商合作机制的缺失,致使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程序混乱、手续复杂等问题,浪费侦查资源,案件久拖不决,尤其是对于多次作案、流窜作案等违法犯罪,各省市区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打击合力。

    实行新的合作框架后,六省区市将实行跨区域案件管辖协商合作机制。

    通过落实承办主体、明确职能权限、规范办理程序、简化法律手续、畅通信息渠道等有力举措,六地上下齐心协力。今后,六地将告别靠以感情互助合作,靠人缘加强执法办案的历史。六地各部门、警种间将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曾经让人挠破头皮的具有区域性、流动性特征的违法犯罪,将会及时依法严厉打击。

    六地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分析研判刑事案件的发案规律、大要案件中心现场梯次区域封控和人员排查、疑难案件联合会诊研判、涉案人员异地抓捕和看押等问题互相通报情况,协商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以往,各地的枪爆危管理大多是各自为战,特别对于边界地区涉枪涉爆难掩投入大、成效小、根除难的尴尬局面;对于危爆物品跨区域水域流失的协查,因受制于程序与手续,且力度与范围有限,造成资源浪费与隐患扩大;行业管理特别是旅店管理,由于各地的旅店住宿系统未统一,无法形成快速有效的响应及布控;“一步跨两省”的边界地区治安问题,各地打击整治难以步调一致,造成“这边打、那边藏”和“一地冷、一地热”现象。

    根据新的合作框架,六省区市将开展枪支及危爆物品管理警务合作,形成对泛西南地区枪爆危管理的全覆盖,及时相互通报重大涉枪涉爆案(事)件;联袂开展治理边界地区涉枪涉爆突出问题,联合开展缉枪治爆行动;六地信息共享后,审批程序已删繁就简,能迅速查询场所、行业各种信息,使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当其身份被锁定,将在第一时间布控,使其插翅难逃;治安管控互动使六地案件联处、疑犯联捕变成了现实。由六地警方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将采取异地用警等办法,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

    在警务技术开发上,过去,各地闭门造车,重复研发造成人财物较大的浪费;有的把研发出的成果当成“独门绝技”,严防外流,限制了成果的推广运用;勤务装备和专业训练基地未能相互科学合理调配,一方勤务装备“等米下锅”,一方大量闲置。

    新的合作机制,将拆除“围墙”,六省区市警务保障全面实现优势互补。研究课题共同确定,技术优势互相弥补,研发人才及成果推广共享共用。遇有重大课题攻关,六地专家人才将携手聚集、联袂攻关克难。面对突发事件勤务装备器材不足的尴尬,六地将在第一时间送达第一现场。六地专家人才成长将进入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

    本报重庆10月2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