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人民币“内贬外升”
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董伟)“人民币面临极其矛盾的状态:国际上,压迫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最好是一步登天;国内,农产品、原材料涨价,CPI一直在飘红,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严峻。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内贬外升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但绝不能突然大幅度升值,搞一蹴而就。
杨圣明是在今天召开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昨天,有消息称,20国集团(G20)领导人,将在下月寻求就减少全球贸易失衡的具体方针达成一致,以求再次努力避免潜在的“汇率战争”。
杨圣明认为,人民币价格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在汇率问题上,至少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劳动生产率、国内价格水平、贸易结构和国际经济关系。
货币作为商品,其价格高低是由国内劳动价值含量决定的。目前,中国和美国在劳动生产率上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一天生产的价值超过中国三天生产的。再者,中国国内价格各方面都低,劳动力、能源、环境和资源等都比在美国价格低,美国人一小时最低工资8美元,中国人不到两美元,在这种价格水平下,想让人民币价格突然上去,是不现实的。
杨圣明强调,以现在的经济结构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美国的比较优势在高科技产品和军工产品上。按照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优势出口,劣势进口,贸易平衡。然而,美国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却限制高科技产品到中国来,贸易当然失衡了。“美国也不是不出口,它出口债券和美元。如果完整地看,贸易也是平衡的。可是,美国偏要以实物贸易为标准,当然没有解决之道了。”
另外,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不是说贸易逆差了就不对了。国际经济关系包括了国际收支、资本市场甚至旅游等方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仅占到这个关系总量的五分之一,用五分之一说五分之五的事儿怎么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