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阅读让我们心中开出娇美的花

——“红云图书室”在新疆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2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郑琼是新疆兵团十二师农场学校的一名老师,从去年开始她发现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每天都阅读贴有“红云图书室”字样的书。

    平时不怎么喜欢看书的女儿怎么突然对书有了这么大的兴趣?是什么样的书魅力如此之大?这些书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利?这让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郑琼不免有些担心。

    带着好奇和疑问,郑琼来到学校图书室找到贴有“红云图书室”字样的书,郑琼惊奇地发现,凡是贴有“红云图书室”标贴的书,都是贴近孩子心灵的好书,她随手拿起几本书,慢慢看了起来,郑老师发现,这些书养心、润心、暖心。每天能与这样的图书为友,心灵会在恬淡中开出娇美的花。

    郑老师说,看了这些书放心了,自己也和女儿一样,爱上了“红云图书室”。赵玺钰是新疆农12师农场学校一名刚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她说自己是“红云图书室”的铁杆粉丝。

    她和“红云图书室”相识,缘于妈妈从学校图书室借回的贴有“红云图书室”字样的书,她随手拿了一本翻了翻,没想到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特别是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让她看书时常陷入幻想中。

    自从迷上“红云图书”,看电视和玩电脑少多了。看的书多了,赵玺钰发现自己的作文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会因为写不出作文而发愁了。

    在新疆,共有25所学校建立了“红云图书室”,这些学校都是地处南北疆比较偏远、经济贫困的地区,有的学校甚至连个运动场都没有,但是学校的孩子却很爱读书学习,有的牧区学生为了能多读一会儿书,中午都不愿回家吃饭,拿一块干馍在图书室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

    新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费立刚说,新疆是一个地广人稀多民族聚集的区域,南北疆经济水平的差异,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去年,红云红河集团出资捐赠的“红云图书室”为全疆包括兵团在内的25所学校增添了新图书,虽然每个学校获赠的图书只有341本,但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能读到课外书就是一个奢望。这些图书在分到各学校后,学校领导专门安排人管理借阅,并签订了责任书。

    9月14日,我们来到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连木沁第二中学,这是一所九年制的民汉合校,学校成立于2000年,全校共有学生1460人,维吾尔族学生占70%,还有汉族和回族学生。

    校长刘月明介绍说,学校硬件设备都是按农村二类标准建立的,但就是缺少软件器材和专业化老师。初中老师不光代物理课还要代化学课,连英语老师都是从外面招聘进来的。就别说什么音乐、美术、体育老师了。学生在上这些课时,基本上都是自习。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也比较落后,多媒休教室里连台电脑都没有。初中生上音乐课时,只有一台电子琴伴奏。我们从学校二楼的教室往外看,学校的操场就是一片戈壁滩,什么器材都没有。由于没有正规的体育运动场和体育器材,学生们上体育课时就在石头滩上玩耍。

    学校图书管理员朱立果说,“红云图书室”的图书是去年7月县团委领导送到学校的,以前学校有图书1万多册,但原先图书室藏书都是比较陈旧的读物,学生们都不怎么爱借阅,自从新书放进图书室后,学生们都挣抢着借阅。其中有两个五年级的男学生为了抢一本《机器人》还差点打架,在她的说服下,最终商定一人看一天。

    朱立果说,因为书的种类多,学生们都是看完一本再借另一本,有些书还没来得及放回书架,就又被借了出去。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和世界名著。老师们则对国学和小说最感兴趣,借阅率几乎达到100%。这些图书虽然册数不是很多,但却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爱好。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业余时间不会像城市的孩子那样跑去玩电脑游戏,这里条件差一点,但是能读到喜欢的好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九年级班主任严科老师一提到“红云图书室”,就显得很兴奋。他很感谢红云集团给孩子们提供的这些图书,这些新书来的很及时,因为自己教毕业班,班上有些学生学习方法很保守,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也不高,回答问题时不自信很胆怯。但自从看完《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这本书后,他便让学生们去借阅互相交流,从中理解一些人生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看了此书后,有些学生的确进步不少,特别是班上一位不爱说话的女生,以前不爱回答问题,现在变得抢着回答。学生们能有这样大的进步,做为班主任心里非常开心。

    在二楼不大但明亮的图书室里,正在看书的维吾尔族学生古丽扎对我们说,知道学校图书室来了新书后,她就赶紧跑去翻看。最后找到了《小王子》,每次读完一点内容后,她都会与班上的好朋友刘梅一起分享书中的快乐。她和班上的同学都爱读书,希望以后能经常读到“红云图书室”捐赠的各类好书。

    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永合小学也是一所建立“红云图书室”的学校。这是一所建在半山腰上的学校。通往学校的道路崎岖颠簸,人坐在车里晃得快要翻滚出去了。在这样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后,车停在永合学校的大门口。

    校长张彬介绍说,乌鲁木齐县永合小学位于乌鲁木齐市南40公里处的216国道旁,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1885年,是南山地区最早的一所国办学校。全校共有学生240名,汉族学生只有90人,有些班里只有几个汉族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农牧民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土豆、小麦、玉米。一放假,少数民族学生就跟父母去后山放牧了。等开学的时候,父母就会随孩子回学校,并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孩子一起学习。再远一点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书,几家人出钱共包一辆面包车,每天专门接送孩子学习,他们为孩子负出太多的代价,而他们自己并没有多少文化。

    这些农村孩子都很珍惜学习机会,自从“红云图书室”的书一到图书室,学生们争相借阅。为了感谢捐赠方,学生们专门做了感谢“红云图书室”爱心专区,爱心卡上都是学生们的寄语,卡片都是学生们亲手制作完成的,这些书如雪中送炭一样。“学校图书室原有藏书只有5000余册,有价值的图书也不多,有些书就是为了凑个数放进去的。如今,学生们每天都能读到新书。”校长张彬说。

    乌鲁木齐县团委领导告诉我们,实行“两基”教育后,农村贫困的孩子虽然都回到了教室学习,但学校的软硬件设备还比较落后,缺少专业型教育人才及课外工具图书,农村条件艰苦制约了专业型人才的选择。几年前,县上萨尔达坂乡的学生为了上学,多学文化知识,家长每天都在孩子上学的书包里放几块石头,因为这里的风沙太大,不在书包里放石头,孩子离家上学就可能会被风刮走。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孩子和家长都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努力坚持。

    “城市的孩子可能从没想过有没有书读,而农村孩子有一本书便等于打开了一个世界。”他说。(赵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