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调查

老龄消费需求旺盛 或成扩大内需突破口

目前国内开发的老人消费市场仅占需求的1/8,专家建议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
韩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2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8月19日,郑州一家商场内销售的“老人版”电视遥控器。这种遥控器不仅数字较原来的遥控器大了许多,而且功能键用汉字标注,极其方便眼花的老人使用。沙浪摄(资料图片)

    从1999年至今,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有12个年头。《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透露,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届时中国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人口加速老龄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早在2005年8月,零点前进策略公司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年消费需求总量超过4000亿元,到2010年将达10000亿元。

    然而,我国老年人消费市场开发还在初始阶段。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指出,目前全国6400多个城市,大约1/3的街道没有专门的老年服务设施和场所;82000多个城镇社区居委会中,有半数左右没有老年服务设施和场所;全国农村近41000个乡镇,20%左右没有敬老院和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

    据《辽沈晚报》10月14日报道,目前开发的国内老年人消费市场,仅占需求的1/8。老年人用品种类单一,养老院缺口很大,老年人精神消费市场更是有待开发。

    我国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大多集中在医疗保健和养生系列,如保健品、奶粉、豆浆机、洗脚盆、按摩器等,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以中老年服装为例,服装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要么是针对高端客户群的“品牌货”,要么就是质量差、档次低的“地摊货”,质量高又价格适中的大众中老年服装,成为稀缺资源。

    老年人培训也几近市场空白。专为老年人设立的电脑培训班、健身场所很少,老年人多集中在广场、公园、社区老年大学等免费场所里活动。

    据了解,很多发达国家对老年人产品市场的开发非常细致,从老年人专用坐便器,到拐杖、雨伞、防暴电棍等一应俱全,而智能眼镜、增音电话机、假牙口香糖、休闲乒乓球等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老年人用品专卖店更是普遍。在我国,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难觅踪影。

    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颇具人气的“银发旅游”,在我国也遇冷。去年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旅游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0%至60%,而在我国还不到20%,“银发旅游”的广阔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

    为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发展“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可以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包括传统老龄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龄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龄教育等多种行业。

    “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指出,由于老年人消费需求多样,且有相当的规模,而大量老年人背后的儿女们购买力强,所以“老龄产业”有可能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突破口之一。

    既然如此,“银发经济”为何还没热起来?穆光宗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供给不足。老年人用品投入研制的经费较高,投资期长,但利润薄,回收缓慢,市场风险大,很多企业不愿开发、生产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商品。

    不过,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抓住了这个商机。据了解,近年来,多家旅行社推出“夕阳红旅游团”、“快乐老人专线”、“爸妈开心下江南”等线路,老年人报名踊跃。而市场上出现的各类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特色手机,比如为避免老年人看不清和听不见,按键、字体及声音都被设置得较大的手机,增加了定位功能和紧急呼救功能的手机,更是受到市场热捧。

    有专家指出,开发老年人用品市场,关键是要找到切入点,研究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心理,生产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的特色产品。

    穆光宗表示,“银发经济”在国内还没热起来,也与老年人消费理性、注重节俭有关。当下年轻人“重小轻老”的观念,也在客观上影响老年人的购买力。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娱乐休闲等方面投入巨大,但对老年人的投入相对较少。“老年人的购买力,主要还是来自他们的儿女及亲属。商家可以对他们进行动员,主打‘孝’这张牌。同时,商家应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

    有专家认为,要使“银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还需逐步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因为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希望在消费过程中获得体贴服务。此外,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养老产品生产企业、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黑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淑梅指出,政府应对“银发经济”进行有效的政策引导,将“银发经济”纳入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机制,促进老年市场的发育和老年产业的发展。

    穆光宗则建议政府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吸收民营资本开办养老机构,在公益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在经营过程中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指导,规范定价体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