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旅游最大的“短板”
笔者认为,杭州旅游是典型的文化旅游,在“十二五”期间,只有做强杭州的刚性国际品牌影响力,才能实现“中国的浙江,世界的杭州”,打造国际级休闲基地,以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为抓手,切实有力地推动浙江区域经济转型。
目前,浙江发展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浙江文化旅游亦居产业升级的战略抉择关头。以杭州为例,一方面,2009年,杭州的三大产业结构为3.7∶47.8∶4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9%,拉动全市GDP增长6.5%,第三产业增幅跃居三大产业之首。另一方面,2009年,杭州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出口指标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回稳的基础亟待牢固,调整经济结构难度有所加大。宏观经济环境如此纷繁复杂,杭州文化旅游同样呈现”一喜一忧”。一方面,2009年国内游客接待量为5093.72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11.9%。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运营,规划年输送旅客为单向8000万人次,旅游接待能力基本完善。此为一喜。另一方面,2009年,杭州入境游客年接待量增幅回落明显,仅比上一年增长4.1%,而 2008年的增幅为6.1%,2004年~2007年的年均增幅为25.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实际上,杭州并非文化旅游产业的“天堂”,其产业优势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杭州定位为“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其“北翼中心”定为南京。两地2009年文化旅游数据相比较,虽然杭州的星级酒店数量是南京的1.9倍,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次是南京的2.03倍,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的增幅都高于南京,但是,杭州的旅游总收入为800亿元,却“出人预料”地低于南京(822.16亿元)。资源更多,规模更大,接待更好,软实力更优,可在“旅游总收入”这个最关键指标上,杭州为何“败”于南京?
其实,所谓区域的文化旅游竞争,从本质上是文化旅游资源汲取能力的竞争,其优势已不再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自然景点、艺术种类、娱乐产品等固化财富的占有,而是体现在对诸种流动财富的吸引力和利用这些流动财富创造新价值、强化区域经济地位的能力。西湖、越剧、梁祝传说等,只是浙江的文化优势,并非“产业优势”,长期以来,西湖暖风熏得游人醉,却没有让“区域旅游”醉起来!
杭州不能继续低层次地搞一个个演出,一场场节庆,而应调整过度乐观的情绪,调结构,促升级。目前,以“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成为浙江经济转型的重点之一。在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方向,应该率先加快向产业更高层次的转型升级,即省域内文化旅游功能区的设置,紧紧依托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突出发展文化(旅游)制造业,从而真正形成高端文旅产品和高端服务业。
杭州文化旅游最大的“短板”,是缺乏刚性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作为国际知名文化休闲基地的丽江,基于世界遗产,在2007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欧美为主的海外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幅为19.69%,足见世界遗产地强劲的刚性品牌影响力。要想打造国际级文化休闲基地,其产业链前端必须是具备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核心文化价值,比如世界遗产。2010年,浙江丹霞(江郎山)荣膺“世界遗产”,必须做好与世界遗产相匹配的合理保护与区域开发,这将彻底突破浙江旅游的瓶颈,盘活“表里如一”的区域旅游的国际化战略定位,而西湖则应加快成为世界遗产,将修补浙江旅游的国际短板。
白居易诗云:“湖上春来似画图”,江浙美景再销魂,也不过是纸上的繁荣,把经济转型的压力变为历史性的机遇,必须务实地实现浙江文化旅游的战略升级,唯有此,才能切实地助力地方政府保增长、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