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杯”上各方共话校企合作
第一期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双证”班学员代表准备登台领取证书。
“获奖选手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完全达到了教师的标准,如果能够聘请他们做实践指导老师,将对学生的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周勇老师告诉记者,去年的“振兴杯”大赛结束后,学校聘请了省里预选赛中获得前两名的选手担任学校汽车工程系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
黔西南州兰林汽车贸易公司经理蒋成忠表示,公司对于选手出去任职没有任何不满,而且非常支持,厂家非常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这是一种人才双向选择的关系。
在第六届“振兴杯”大赛采访中,记者发现历届“振兴杯”大赛促成了“校企合作”的例子并不鲜见,而如何实现深度合作和双方共赢则成为了本届大赛中各方共同探讨的话题。
“校企合作”形式日益丰富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集团)姚军宇告诉记者,集团从2005年开始就同辽宁装备制造学院、辽宁省装备制造学校,以及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家省内院校合作,通过在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和引进顶岗实习技能人才等多种方式实现校企共赢,目前已培训学生和企业员工近万人。
沈阳市政协今年初对全市职业教育做出的一项调查显示,沈阳市93.1%的职业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目前全市已建成校外实习基地1581个,每年安排实习学生2.3余人,就业基地2211个,每年安排就业学生2万人。
负责此项调查的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王伟伟告诉记者,校企合作形式丰富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有师徒互拜活动、校企联招、组建职教集团等多种形式;其次是校企合作方式较多,97.7%的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62.1%的企业愿意为教师提供实习机会,50.6%的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三是校企合作办学类型多,主要以校企契约型为主,占51.8%,校企合一型占29.4%,企业主办型占14.1%,自办产业型占4.1%。
沈阳机床集团党委书记张伟明认为,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专业技能人员,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无需岗前实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的积累。另一方面,企业一线青年技工往往需要通过一段时间后的“实战“,才能认识到自己技术或理论水平方面的不足,“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也为他们“回炉”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技能提供了平台。
保障制度不完善影响深度合作
在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团委副书记朱航成看来,虽然合作形式丰富多样,但缺乏制度保障的联合将影响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沈阳市政协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调查发现,“校企合作”类型比较集中,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基本以校企契约型、职业教育集团型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型为主,而此三类均为较松散的合作类型,紧密型的合作办学如校企合一型和企业主办型的职业学校却很少。
“‘校企合作’的形式虽然丰富但是很分散,”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管理处副主任马鸣鹤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多采用订单式培养的外部方式或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学校主动性方式,而企业主动性的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企业委托学校进行职工培训、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兼职教师和教育培训经费等合作办学方式的数量和比例都较低。
大家普遍认为,“影响校企深入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另外,企业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接受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生产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还要面对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同时,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
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
王伟伟认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就是努力将企业的需求变成学校的教学行动。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最主要的就是使企业享受到利益,在合作过程中获得实惠。
沈阳工程学院教授李颖建议,应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对实施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或是加大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投资力度等等。同时,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
在李颖看来,应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或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国家也应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企业接收教师、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可享受税收减免、政府补贴、授予荣誉等优惠政策。
本报沈阳10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