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振兴杯特刊

参赛选手:技术工人要有职业规划

本报记者 王烨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3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基本操作比赛现场,选手们各尽所能。

    在参加本届“振兴杯”大赛之前,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工人郑雪飞几乎从未想过自己未来要有什么样的职业发展,“就是做工人嘛,能有什么职业规划?”

    拿着每月3000多一点的工资,抱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工作6年来,他只是埋头干自己那摊活儿,很少主动学习或者进修其他门类的专业技术。

    但这一次,情况不同了,他自学了CAD制图软件,如果不是因为要比赛,他是断然不会去碰这玩意儿的,“那是技术部门的事,我是负责安装机床的,平时用不到这个。”

    学着学着,他发现,也许自己往“现场技术”方向发展一下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前也有过想法,但平时工作忙,没有付诸实践,现在既然开始学了,想干脆试试吧。”

    与郑雪飞不同,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数控机床维修员韩杰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至少做到高级技师,各种类型的数控机床都要会修理,争取坐上企业“技能专家”的宝座。

    韩杰是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青年”,27岁,家住贵州毕节,在湖南张家界航空技术学院上的学,毕业后在西安工作。在外闯荡多年的他,从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坐办公室的白领,“我有一技之长,有本事,上哪儿都不怕。”

    他给自己设计了两条职业发展路线——一是走管理路线,主要做设备管理,闲暇之余,他会看一些管理类书籍;二是走技术路线,专门负责解决技术难题,要钻研熟悉各种国产、进口的数控设备。

    在他身边就有一个走技术路线的老师傅,因为水平高超,对数控、模具、装配等钳工类的各项技术都掌握全面,在不久前当上了分管技术的副厂长,一下子就跃上了管理层。

    韩杰是厂里最年轻的高级工,但在这次“振兴杯”大赛上,他发现20岁出头的高级工、技师大有人在,他开始反省自己的成长经历,“比赛参加得太少,平时的钻研还不够。”他觉得,当下做数控设备维修的工人太多了,如果自己不加紧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很快就会被淘汰,“搞技术的每天都要充实自己,什么都要会一点,如果什么都能精一些就更好了。毕竟我们这行能干的人还是不多。”

    通过观察这次机修钳工考试的命题特点,韩杰判断,未来对这个专业的要求可能会更加偏重设计,“这次考了CAD制图设计,今后可能会要求钳工也会设计图纸、根据维修需要更改零部件的设计等。”

    来自上海新桥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刘远斌今年才20岁,就已经拿到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了,但在比赛中,他还是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与其他选手在电脑软件制图方面基础薄弱相比,刘对软件的使用得心应手,但却在实操环节略显薄弱,“比赛用的机器跟学校里用的不一样,我不太熟悉,这不应该,一个合格的钳工应该无论遇到哪种类型的机器,不管是最新款的进口数控机子,还是老款的旧机子,都能操作、维修。”

    刘远斌中考时其实成绩不错,但他并未选择就读普通高中,“去一般的高中,考大学又很费劲,考上了一般的大学,专业不好,也很难找工作。倒不如去学一门技术,有一技傍身,好好干,上哪儿都有饭吃。”

    本报沈阳10月2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