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无与伦比的7000万

本报记者 张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经历了180多天的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精彩落幕。参观人次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突破7000万,其中多半是中国人。

    要想为这数千万中国人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他们家乡不同,穿着各异,排在同一支队伍里的既有西装革履的城里人,也有戴着草帽的山里人,甚至连语言都未必相通。他们身份也不同,有的是退休多年的老干部,有的也许只是刚来城里没多久的务工青年,还有的,本身就是以建筑工或清洁工的身份走进世博园的。

    世博会带给他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墨西哥历史久远的石柱和日本最新潮的机器,让不同的人看到世界文明的不同样态。有人对丹麦的美人鱼雕塑津津乐道,有人却在德国的厨房前看花了眼。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数千万中国人中的大多数,看到的是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世界。对这大多数人来说,除了从电视或报纸上获悉的零星信息外,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真切地置身于外国文化的包围下,看见这么多外国人的面孔,甚至亲手摸一摸外国的雕塑。

    当他们略带兴奋或疲惫地迈出世博园,返回遍及全国几乎每个角落的家里,他们带走的除了“世博护照”和纪念品,还有关于一个世界的粗略概念。

    并且,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模糊的概念将像英国馆里千万颗种子一样,在他们心里继续发芽、生长、繁殖。在这184天过去以后,由上海世博园开始,由这数千万中国人开始,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已经大大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7000万这个数字,将在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写下无与伦比的一笔,尽管这只是个开始。

    来自陕西山村的女孩儿陈春姣,以前从未到过县城以外的地方。5月18日这天,她早早来到世博园里。与她一起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5个山里孩子,他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闻的世界。

    与进入世博园的大多数人一样,“世界”这简单的两个字,以前意味着陌生和隔阂。对陈春姣来说,她和这两个字的距离过于遥远,很难交汇。但这一天的旅行,起码提供了一种机会。

    正是为了追求这一机会,许多人克服困难来到了世博园。有一个男孩儿,为了从四川的大山深处来到上海,光在路上就走了6天。有一个年轻的支教老师,为了让贵州毕节地区的孩子们看世博,在网上发帖求助。最后,在网友的帮助下,她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因为名额有限,她不得不从众多孩子里,挑出10个“品学兼优”的代表,然后带着这一群“会为半个烤洋芋高兴一下午”的山区孩子,来看看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的“世界”。她只能希望,这10个孩子回到山里,将给更多人带去外面的讯息,为他们的人生增添哪怕只多一点的可能性。

    还有很多人,有的是残疾人,但借了轮椅也要来看一看世博会;有的,则捏着沾满汗水的打工薪酬,终于决心带孩子开开眼界。他们的身影汇进熙熙攘攘的7000万里,根本无法分辨,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却构成了这数千万人共同的底色。

    多年以后,上海世博会将给人留下最深刻记忆的,一定会是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人”。自5月1日那个温暖的早晨开始,来自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拥挤着穿行在世博园里,构建出一个我们酝酿多年的图景:自从被枪炮和贸易惊醒后,我们了解世界的渴望已经延续了很久。如今,借由上海世博会,这种了解已经从少数有机会游历国外的人,扩展到普通人身上。

    一名来自新加坡的记者曾3次走进上海世博园。他看到,中国人在许多展馆前耐心地排队,不是为了领取免费的物品,而是为了解世界,满足精神上的求知欲。这名记者震惊地感受到了“中国人向往世界的‘饥饿感’”。

    如果说,人们以往总是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疯狂中,或是从中国人高涨的出国旅游热中看到这种“饥饿感”的端倪,那么在上海世博园里,任何曾经从沙特馆外长长的队伍经过的人,都能轻易地领会到它的存在。

    这种“饥饿感”是具体的。在这个国外资讯越来越泛滥的时代,大多数埋头工作、为生计操劳的人并没有机会走出国门,却按捺不住对陌生世界的巨大好奇。如今,对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来说,世博会是难得一遇的时机。世界的精华被细心地布置在一方小小的土地上,只要略费脚力就可以尽收眼底:最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建成的北欧建筑,以及最具风情的太平洋岛国舞蹈,都不需要支付难以负担的路费,就可以欣赏到。

    在沙特馆门前,许多人顶着烈日排8个小时队,就是为了花上不到10分钟时间,看一眼“世界上最大的屏幕”,或是领略一下久闻大名的“沙漠之舟”的风采。据说,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以至于,那些无法进入展馆内而遗憾不已的人们,甚至连工作人员用来提醒“排队8小时”的指示牌,也当做合影的道具。

    同样长的队伍,每天都在日本馆、法国馆等展馆门前排起。人们一边等待,一边分享着心里的期待:看一看,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和罗丹的雕像,是很多人心仪已久,却无法实现的心愿。如今,这个愿望即将成真了。

    有一位75岁的老人,花8天时间游览了94个世博场馆。还有一对年过五十的上海夫妇,一直希望到国外看看,这一次,他们走遍了近300个展馆,理由是“不用坐飞机、不用住旅馆,还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就可以周游世界”。世博会消弭了他们的“饥饿感”。

    还有一种“饥饿感”,藏在一群视力几乎为零的孩子心里。世界与他们,隔着更远的距离,但在世博园里,当他们尝到了比利时甜甜的巧克力,听到了奥地利的管弦乐之后,世界一下子具体而真切起来。

    短暂的世博之旅后,他们会把这些记忆一并带走,散落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这些记忆将通过照片、视频或是绘声绘色的口头描绘,传播给更多人,满足他们暂时无法填补的“饥饿感”。

    出于同样的理由,那些挤破脑袋希望在“世博护照”上盖个章的人,并不应该被奚落甚至嘲讽。他们多半并没有机会拥有一本真正的护照,更不用说在上面盖满不同国家的印章。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可以证实自己与世界有所联系的不多方式之一,这种渴望值得体恤和尊重。同样可以相信的是,这种渴望逐渐蔓延和积累,会成为人们努力了解世界的动力。

    184天,熙熙攘攘的7000万人,在世博园里发生的事情并不只跟“拥挤”有关。那是7000万个对世界的渴望,是7000万份改变对世界认识的努力,也是7000万颗了解世界的种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