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青年

那些大学生的数码“酷”玩

实习生 徐嫩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0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10月底,荷兰设计周在爱恩德霍芬举行。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纳米技术展品。图为“纳米超市”展区的盆景。这个生物电能盆景可以转化为一个手机充电器。

    CFP供图

    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陈晓穿着绘有自己作品的衣服,一脸兴奋。衣服上的图案是她自己用数位手绘板设计绘制的,再到DIY的T恤店把图案印在衣服上。她给男朋友也画了一件。两件白色T恤,两个特别的小人图案。“手绘板作图比鼠标作图方便很多,我喜欢平时随意地画画。手绘板还可以用来设计广告。”陈晓说。

    大学校园里,有这么一帮“潮”人,他们热衷于数码产品,追逐或尝试着付费或免费的数码应用。他们DIY电脑、尝试新软件,用数码产品武装自己。

    有趣的“学舌猫”

    “下面请听burning!”复旦大学学生李梅在同学会上选歌、打碟、调音,身体随音乐摆动,双手不断地摩擦着键盘,传出“呲呲”的声音。帮她做到这一切的,其实是一个调音软件。“我曾经想当一名DJ,但在大学学习数学专业以来,我似乎离这个梦想越走越远。这个软件让我觉得真的在做DJ。”

    另一款让李梅喜欢的软件是钢琴软件。她曾学过几年钢琴,上大学后,钢琴太大太重不能带到学校来。她也不常去琴房,所以很久没有碰琴,挺郁闷的。钢琴软件让她过了一把钢琴瘾。软件也给她提供了一个在朋友面前展示钢琴水平的机会,“平时在宿舍里无聊,随意地弹奏流行歌曲,大家就一起唱,就像开小型音乐会一样。”

    浙江工业大学商晓成外出时,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导航,“看,这里显示我们所在的位置,目的地在那边。”他朝目的地方向走动时,导航系统便显示他行走的方向、速度以及他所在地的方位。他在晚上用起了手机提供的星座应用,“把手机对着天空,可以告诉你,你面对的是什么星座、什么星球。”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方仿妨则喜欢另一个有趣的软件“学舌猫”。一个人待在房间时,方仿妨就会与手机上的“学舌猫”对话。她对着“学舌猫”说,“你是谁呀?”“学舌猫”回应一句“你是谁呀”。她对着“学舌猫”说“唱首歌呗”,“学舌猫”回答“唱首歌呗”,把她的语气、声调、说话节奏模仿得惟妙惟肖。“对着‘学舌猫’说话,让人很开心,‘学舌猫’还会做各种各样可爱的姿势,挠她她还会笑,就像自己养一只宠物一样。”方仿妨也常常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打开“学舌猫”,这个小软件常常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从“画中游”到“微博控”

    出于经济的考虑,一些大学生更钟情于免费应用。

    “这些照片你应该熟悉吧?”云南大学学生茅杰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了照片和文字。

    “你吓到我了,每天下楼看到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蓉说。

    吴蓉去日本时,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了地址,茅杰毅就在谷歌地图上找了找,把吴蓉住的旅馆周围情况截了下来放到了博客上。“其实只是使用了谷歌的街景功能。打开谷歌地图,输入日本,点击黄色的小人,把小人拖到大城市的地图上,就可以看到那个城市路上的情况,如果转动还可以看到周围的情况,很真实。”谷歌街景展示的是比较新近的情况,房、车、人一览无遗,“谷歌有辆车经常在路上开,开了就拍,街景更新很快。”

    一个俄罗斯小孩制作的网站曾在云南大学风靡一时。“通过视频可以随机遇到世界各国的人,可以很方便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茅杰毅介绍说,“只要你有个摄像头,在那个网站把你的信息实时地传上去,其他人玩儿的时候,就可以随机地看到你的信息。如果ta喜欢,就可以一直开着你的摄像头,和你视频;如果ta不喜欢,可以直接踢掉你。”

    茅杰毅还热衷于把二维图像变成三维图像,“一张二维的图像,通过计算机计算和自己的手动拖拉,可以达到一些简单的三维效果。中文名叫‘画中游’,就是走到画里去。”

    微博也是大学生数码应用的新领域,很多人成了“微博控”。

    “我有一个同学在新西兰交换,有一次他所在的城市地震了,我就去他微博吼了一下,发现他没事,就觉得微博很不错。”浙江工商大学的贾明磊说。

    每天,贾明磊早上起来看一遍微博,中午看一遍,晚上看一遍,中间也会不时地用手机上微博。

    “微博算是大学生和社会接触的一个途径,各种新闻在微博上传播巨快。”舟曲泥石流的时候,贾明磊就关注了一个住在甘肃的人。“他也是个大学生,不停发微博告诉我们灾区的状况,有段时间他是被困在楼上,断水断电,那段时间还蛮担心他的。”

    因为关注舟曲,贾明磊常常上微博,后来上微博便成了一种习惯。

    贾明磊认为,微博速度快,并且是点对点的传播,“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好的新闻会在上边迅速地传播开去,假新闻之类的也很快会被人识破,因为看到的人很多,会有人转帖,也有更多的人质疑。”

    也有些学生喜欢把电子产品变着戏法用,“我觉得所谓‘酷’就是电子产品的非正常使用。”北京邮电大学学生余振说,他经常把笔记本当台灯用,“学校有熄灯制度,期末考试前尤其需要熬夜啃书。现在的笔记本大部分是LED屏,非常亮。”余振先把屏幕调成全白,再放在书本的左边,就像台灯一样使用,“新的笔记本啥都不干最亮能用4个小时”。余振和同学也会把笔记本当凳子坐。“像一本书那样把笔记本打开,成一个角度,然后侧着立着,不会坐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