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成效显著
本报讯(郭同鹏 李彦忠)11月13日,全军保障社会化工作会议将于昆明召开。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军队自我封闭的保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建设发展需要——过多地承担了社会保障职能,几乎无所不包的自我保障模式成为制约军队发展的沉重包袱。
为改变这种状况,从1999年3月开始,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全军740个不同类型的单位展开了后勤保障社会化试点。从2000年至2007年,中央军委先后下发了3个指导性文件,对此项工作进行规范、指导。
为加强军队保障社会化工作的顶层领导,2007年1月,经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批准,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5月调整为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保障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编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后勤部)负责日常工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20个部委(局)和军队四总部的领导参与了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改革至今,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不断巩固深化。目前,有2600余个食堂、60余万名官兵的饮食依托社会力量实施保障;全军1500多个单位的军人服务社采取重组改制、引进连锁超市等模式依托社会保障;5200多个营区在营房维修、绿化保洁、水电气暖等项目上实行了物业管理;17万名官兵的门急诊医疗保障,纳入了地方医疗保障体系。
其他保障社会化也在探索实践中持续拓展。如军队采取直招、征集预选、送学培训等办法,依托地方高(中)等院校培养士官;利用地方通信资源推开了非公务电话通信保障社会化;与多家地方企业签订物资代储合同;在军人保险方面,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合作,为现役军人购买人身意外险等。
改革前,尽管军队总员额不断下降,但服务保障人员一直减不下来,军队结构体系很不合理。通过改革,全军先后撤销食堂、军人服务社、营房维修机构等后勤保障机构2200多个,调整精简保障人员几万人;压减军队幼儿园、子女学校151所;295个军需工厂、农场等保障性企业几十万名职工移交地方,保障摊子明显收缩,军队编成结构得到优化。
改革前,军队“办社会”,几乎无所不包,平时既牵涉了单位领导的许多精力,也挤占了本该用于训练、战备等核心军事任务保障的许多资源。通过改革,把担负非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交给地方,使军队的保障负担明显减轻,保障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效益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不论是平时的保障,还是战备演练等多样化军事行动,都通过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大大提升了军队保障能力。
在四川抗震救灾中,军队依托社会筹措8600多吨的主副食、油料物资,利用民用车辆输送人员、装备、物资等,直接保障了部队行动。在“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期间,军队协调地方银行兑换外币和保障应急资金1000余笔等,参演部队只派出少量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就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保障任务。此外,在奥运安保,亚丁湾护航,国庆阅兵,玉树、舟曲救灾行动中,社会化保障都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据介绍,今后的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将紧紧围绕胡锦涛主席关于“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的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型军队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