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二十年 中国体育五代人
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决赛,中国选手邓亚萍表现出色,为中国队以3∶2险胜韩国队立下大功。在这一战之后,邓亚萍垫定了自己在中国乒坛的地位。CFP供图
侯逸凡身披国家队战袍征战世界智运会。CFP供图
2004 年5 月13日,王军霞与自己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比赛的照片合影。CFP供图
中国体坛第一偶像刘翔。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20年沧海桑田。1990年的北京,要到老照片和资料库里去寻觅,而2010年的广州,却正在人们眼前定型。
从北京到广州,亚运会在中国跨越的20年时间里,5代运动员撑起了中国体育的构架,在他们身上,中国体育“为国争光、挑战自我”的精神代代传承,他们代表着中国体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那一代运动员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绝对听从组织安排,可以为了国家荣誉承担任何责任,可以为了国家荣誉什么都不考虑。”——许海峰,北京亚运会射击金牌得主
“我一共参加过三届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我参加的第二届亚运会,但参加那次比赛的压力大过其他两届。”许海峰如今是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现代五项。说起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他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段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为什么大家特别看重1990年北京亚运会?不光因为我们是东道主,还因为1989年中国有过动荡,国际形势和国际舆论非常微妙,我们特别需要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来为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必须完成这个任务。我是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所以在北京亚运会当主火炬手。我在比赛中必须要打出好成绩,去夺取金牌,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那一代运动员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绝对听从组织安排,可以为了国家荣誉承担任何责任,可以为了国家荣誉什么都不考虑。”
这些话从许海峰嘴里缓缓说出,让人很是感慨,“讲政治”,是许海峰给这一代运动员贴的标签。
在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时,现在的国家体育总局那时叫“国家体委”,那时候甚至还没有《体育法》。1984年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在那以后的十年中,“许海峰”就是所有运动员的榜样,我国从没有像当年那样需要竞技体育金牌来形成洲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
“在那个年代,中国许多项目没有国际竞争力,所以特别需要金牌来证明自己,来表达自己要在世界体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心。”许海峰说,“这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什么时候还提金牌总数第一?我们现在更看重的是金牌的含金量,是奥运战略的发展和实施。”
在许海峰眼里,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体育取得的战略性胜利,射击队在总共42枚金牌中拿到了27枚,但在那届亚运会上拿了4枚金牌的许海峰,却没有住过亚运村,“射击还是在老山比赛,我们如果住亚运村就不太方便,所以也不知道那时的运动员公寓是什么样。”
虽然不知道运动员公寓是什么样,但北京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许海峰感到,中国体育乃至整个国家的地位,都因为这届亚运会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33岁的许海峰在北京亚运会老山射击场扣动扳机的那一刻,17岁的邓亚萍正在那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和韩国人鏖战——邓亚萍北京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
“1989年世乒赛,我拿了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但世乒赛的金牌实际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的,那时的队友几乎都是世界冠军。所以,能参加北京亚运会,我感觉还是很幸运的。”邓亚萍对自己20年前那次成功的亮相记忆犹新,“那次女团决赛赢下来真不容易,是在1∶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取胜,最后两盘是我和乔红赢下来的。那届亚运会可以说是我运动生涯一个特殊的起点。”
正是从北京亚运会开始,中国观众看到了这个小个子运动员体内蕴含的巨大能量,邓亚萍的顽强拼搏和强大的自信心,也让她达到了先后几代运动员无法逾越的高度。
萨马兰奇说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并不仅仅指邓亚萍的那些世界冠军头衔,邓亚萍现在仍然是很多后辈运动员仰视的对象。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有学员曾经苦笑着说,“萍姐吃的那些苦我可受不了。”
“我先后在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读书,我不想说有多辛苦,但绝对不比训练轻松。”邓亚萍说,“我们这代运动员不怕吃苦。”
在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时,邓亚萍打交道最多的是“80后”和“90后”,“我和年轻人的交流从来不是问题,我的格言他们都知道,实力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唯一法宝。”
“去广岛亚运会的时候还挺土的,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过我们还算幸运,赶上了转型期。”——王军霞广岛亚运会万米冠军
同龄人邓亚萍在仕途上青云直上的时候,“东方神鹿”王军霞正在上海的寓所里呵护自己5个月大的女儿。
“我对竞技场上的东西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看重了,不会非常关心了,现在精力主要放在家里,也做一些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大部分是全民健身方面的。”王军霞幸福地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偶尔回忆起来也很有意思。”
或许是当运动员时受了太多的罪,王军霞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我们那一代运动员,其实和过去的运动员已经有些不一样了。比如说,希望自己能有做主的权利,不愿意总是唯命是从。”曾经在女子中长跑和马拉松比赛中占据垄断优势的王军霞有些唏嘘,“总有辉煌的时候,也总有平淡的时候。”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无名小卒”王军霞还在跟着教练马俊仁日复一日地奔跑,一直跑到1993年,王军霞在那一年打破了1500米、3000米和10000米三项世界纪录并获得世界杯马拉松赛冠军,“1993年我跑起来时,对手都给我让开,根本不敢和我抢,没人能挡得住我,拿冠军太容易了。”
1994年广岛亚运会,王军霞第一次出现在亚运赛场。在她印象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出发之前教练让每个人带一大箱子“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榨菜和八宝粥等,怕到了日本吃不好,“那时候没怎么出过国,有点土。实际上,运动员餐厅的西餐都很好吃,我们带的吃的全都剩下了,最后两天拼命送人,大家都说,我们自己就是穷人,还要送给别人东西。”
现在的运动员对于西餐不再陌生,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食堂里的西餐并不比国外逊色,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也远远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前辈。
“现在的运动员很幸运,和我们那时候的枯燥、封闭相比,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如果肯吃苦的话,他们都会有好的前程。”王军霞说,“当年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那年广岛亚运会,王军霞得到了两万元奖金,“马家军”也在那两年开始了几乎疯狂的财富积累。遗憾的是,也正是在这年年底,王军霞离开了“马家军”,转投到毛德镇教练帐下,开始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冲刺。
“我们这代人处在转型期,1994年体改委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赶上了这个和以前相比有所转变的时代。”王军霞这样总结。
王军霞在田径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1983年出生的刘翔还没有遇到教练孙海平,但这丝毫不影响刘翔在釜山起飞。而在北京奥运会退赛后,刘翔成为中国田径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偶像级人物——刘翔釜山亚运会、多哈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
“他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就是去釜山,那时他的实力已经能保证得冠军了。我赛前就是让他稳一点,别出差错就行。”教练孙海平回忆说,“2002年他参加亚运会之前,刚刚在洛桑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和亚洲纪录,所以,在亚运会上他没有对手。”
发生在刘翔身上的故事像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剧本,2004年历史性地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2006年在洛桑打破世界纪录,2007年在大阪世锦赛完成了“大满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内最红的运动员,代言广告身价上千万元,2008年3月,刘翔在天安门广场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北京奥运会火炬……但这一切荣耀,都凝固在2008年8月他退赛的那个上午。
“刘翔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很不错了,我们都相信他。”孙海平说,“他复出以后练得很刻苦,现在训练也可以上量了,虽然大强度训练他的脚还会感到有点酸胀,但参加亚运会还是可以的。”
退赛后的内疚和舆论的谴责让刘翔一度接近崩溃,但两年过去,那个乐观的刘翔又回来了,“正在找比赛感觉,而且信心越来越足。”刘翔在上周的媒体公开课上说,“只要能战胜自己,我就很满意了。”
但公众对刘翔的期待绝不会满足于“刘翔战胜自己”,接下来的路是否平坦,刘翔这一代运动员会如何应对人生中最大的困难,答案不言而喻。
2010年,16岁的国际象棋小队员侯逸凡第一次参加亚运会,除了自己的比赛之外,侯逸凡最想去天河体育场看刘翔的跨栏比赛——侯逸凡广州亚运会如何表现?
“上届亚运会?多哈?我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说起4年前的亚运会,侯逸凡一点也没有犹豫,也没有不好意思,“我是真记不清了,我那时候才多大啊?”
难怪侯逸凡记不得,多哈亚运会时她才12岁,大家都说下棋的人记忆力好,不过侯逸凡对亚运会的记忆并不清晰。那届亚运会是国际象棋第一次进入亚运会赛场,中国国象队派出卜祥志、王癑和赵雪三人参赛,但与冠军无缘。
“我进国家队很早,10岁吧。就记得他们去了,没能得金牌。”侯逸凡说,“其实,也没什么。”
和同龄十几岁的小姑娘相比,10岁就进国家队过集体生活的侯逸凡显得“成熟”了许多,她不爱看“童话书”,“我小时候也不看童话,就是没什么兴趣,我喜欢看的书都是推理小说类的。”侯逸凡说,“这可能跟我下棋有点关系,喜欢动脑子。另外,我还会看一些英语书,多掌握一门语言也很重要。”
但作为中国体育庞大体系中的一员,侯逸凡对于长辈的传承并不反感,“很多人在讨论“90后”的问题,我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和谢(军)老比,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她们那时候电脑还不是很普及,没有那么多的训练辅助手段,所以,训练量要大一些,也更考验自己的实力,拿世界冠军也比现在难。”侯逸凡说,“我们现在的后勤保障比那时候要好很多,自己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和学习机会,我很享受这样的训练生活。”
这次广州亚运会,16岁的侯逸凡任务很重,既要参加自己的个人赛(快棋),又要参加团体赛(慢棋),“我不知道能不能有时间去看其他比赛。”
结束采访时,侯逸凡笑着告诉记者,亚运会上她最想看的比赛项目是田径男子110米栏,“我很喜欢看刘翔比赛,他这两年一定比普通运动员要苦很多,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去为刘翔加油。”
这就是中国体育最为稚嫩的一代,他们还有至少10年以上的体育活力,他们有理想,有自己的判断,对于上一代的运动员有很强的亲近感,他们的成长代表着中国体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