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流动医院”
“医院列车”紧急开动
9日上午,实车下线剪彩仪式上举行了实车演练:上午8点,第三军医大学卫生列车医疗队突然接到命令,“某地域发生一场大规模作战,460名伤员急需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立即前往指定火车站执行伤员转运和救治任务。”
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抽组的卫生列车医疗队立即启动平转战预案,临时征集民用列车迅速进行改装,同时加装手术急救车厢。经过近3小时的改装,一列普通列车“变身”为指挥、手术急救、重症监护、伤员运输和后勤保障等功能一应俱全的“列车医院”,载着由8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医疗队“紧急开进”。
医疗队指挥组、检伤分类组、医护治疗组、手术组、重症监护组、心理保障组和医技保障组迅速在“快速前进”的“列车医院”上紧张有序地展开工作。
医疗队队长等指挥小组人员在由餐车改建的指挥车厢里通过装配的PDA信息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实时了解伤员安置信息、伤情信息,组织会诊和处置突发情况,确保伤病员在转运途中得到又好又快的救治。
手术急救车厢内,配电区、制氧区、医技保障区、更衣洗手区的医务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供电监测、氧气制备、配血供血等操作。在手术区,一台演示急救手术正在顺利进行。
一节节伤员运输车厢,就像一个个“病房”,“伤员”躺在硬卧铺上休息和接受治疗,军医们正在“查房”,挨个询问、检查“伤员”病情,护士们按照医嘱,准备为“伤员”打针、输液、换药和进行心理疏导。
最后,列车在指定时间,将“伤员”安全地转运到后方医院,圆满完成任务。
卫生列车拥有众多优势
据课题负责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孙汉军教授介绍,从历史上看,“医院列车”在战时和平时的医疗救援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世界上第一辆“医院列车”是法国1918年启用的“红十字列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广泛运用列车运送伤员,人们称之为“医院列车”。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利用列车运送的伤病员数量创造了纪录,共拯救了约200万苏联士兵和平民的生命。俄罗斯目前就配备着3列设备齐全的卫生列车,承担着平、战时救援任务。
解放军利用列车后送伤病员始于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在中越边境作战、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等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也多次使用列车后送伤病员。但上述列车均为普通民用列车,仅能作为单纯的伤病员后送工具,缺乏相对齐备的救治手段和医疗设备,无法在后送中展开救治,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医院列车”的功能。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在2002年就提出研制卫生列车和组建卫生列车医疗队的设想,2005年,正式成立“卫生列车研制”专项课题组。2008年,第三军医大学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并接收大批转运伤员,这更加坚定了他们研制卫生列车的决心。当年8月,由他们牵头,与总后军交运输研究所、某机车厂联合展开实车研制攻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解放军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生列车成功生产下线。
孙汉军教授说,卫生列车具备很多优势:一是执行任务区域跨度大,我国铁路网络四通八达,受环境、地域因素影响小;二是装载量大,一般一次可装载400~500名伤员,能够满足大批量后送的要求;三是火车空间容量大,可装配较为齐备的医疗救治和通讯设备设施,且行驶相对平稳,可以满足在后送中展开手术急救等救治需求。
10多项专利解决诸多救治难题
为圆满完成卫生列车“在后送中救治、在救治中后送”的目标任务,课题组制定了一套军民两用、平战结合的卫生列车快速改建技术方案,已发表论文17篇、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
比如,他们针对批量伤病员的检伤分类和快速上乘,研发了大批量伤员快速通过接收环节的专用PDA智能检伤分类系统;针对人员、设备设施的稳定固定要求,研发了在列车行进中支撑手术医生身体无晃动的臂式液压卡装支架和医技设备稳定工作的可调式设备固定架、背带式软性固定架;他们还设计了路网馈电、蓄电池逆变供电等5种供电保障模式,确保手术急救车在不同情况下的不间断供电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创新设计了三级净化过滤装置,解决了车厢内空气净化难题。
11月8日,来自全军装备、工程、医疗系统的13位专家经过列车实地考察、生产资料审查、质疑答辩等多个环节,对列车外观质量、功能区域布局等近30个项目进行出厂验收,一致认为列车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符合战技术各项指标要求,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