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周刊

每一个动作都与实战相关

——“蓝色突击-2010”中泰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实录
李唐 曾庆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1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10月26日上午,115名参加“蓝色突击-2010”中泰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的海军陆战队某旅官兵,乘坐伊尔-76大型运输机平稳降落在泰国乌他堡军民两用机场。

    这次联合训练,是中国海军首次组织非舰艇兵力出国与外军进行联合训练,也是海军陆战队首次走出国门与外军进行联合训练。

    当天,中方官兵和泰方参训的115名海军陆战队员同时进驻泰国梭桃邑海军陆战师训练基地。其后20天,两国参训官兵将展开机动巡逻与反伏击、要员警卫、野外生存、甲板机滑降与人质营救、登陆战斗等课目联合训练。

    泰方官兵等级界限分明

    位于梭桃邑的泰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下辖1个陆战师(含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防空营、1个登陆突击营和1个侦察营,约有2万名官兵,是一支历史悠久、训练有素、有实战经验的部队。主要武器装备有M16系列步枪、迫击炮、榴弹炮、步兵战车、AAV登陆突击车、悍马越野车等。

    泰国军人实行职业化,与我们联训的泰方队员年龄最大的51岁,军衔为准尉,连长却是只有28岁的上尉。我们担心这样会给管理带来困难,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泰军等级观念、服从意识非常强,尽管年龄差距大,但官与兵的等级分得很清楚,上下级间界限明确,40岁的上士会不折不扣地执行20岁中尉排长下达的命令,不存在“倚老卖老”的现象。

    泰军中午只有一小时吃饭休息时间,然后下午接着训练,直到5点下班,军官就直接回家了,只要不是作战之类的紧急情况,他们晚上一般不会加班,有工作上的事情明天上班再接着处理。

    10月28日上午,“蓝色突击-2010”中泰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举行开训仪式。第二天参训部队全副武装机动到200多公里外的一处丛林密布的山区开始联合混编训练。这里是泰国海军陆战队第16训练基地,地处泰国东部尖竹汶府辖区。这片神秘的山地丛林,也是著名的“金色眼镜蛇”军演的演习场地之一。

    根据联合训练计划,中泰双方官兵被混编成5个训练小组,将在6天时间里,进行口令手语、实弹射击、城市作战、排查爆炸物等反恐课目训练。

    混编同训采取集中授课、分组训练、互教互学、相互观摩的方式进行。29日下午进行了口令手语训练,泰方以一个13人战斗班的兵力,分3个战斗小组,结合战术需要,加以手语指挥,展开了纵、横、V形等战术队形的变换演示。中方陆战队员同样以一个班共9人的兵力,向泰海军同行演示了前三角、后三角以及梯形等战术队形变换和手语训练的成果。参训官兵通过相互讲解观摩、混合编组训练、现场讨论讲评等形式,吸收对方长处,使联合训练层次不断提升。

    相互吸收对方先进的作战理念

    讲解、演示、观摩、讲评……双方队员在训练场上互相切磋,不断吸收对方先进的作战理念。

    10月31日下午进行的机动巡逻与反伏击训练,要求陆战队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反应迅速,在最短的时间里应对突发情况。

    根据训练设想,中泰双方组成的机动巡逻小组车队遭到恐怖分子伏击后,车上队员在机枪手火力压制掩护下立即进行反伏击,“打死”一名恐怖分子。在搜身验证训练中,泰方队员非常谨慎,没有急于上前,而是先确认“死者”身上没有爆炸物后再靠近。这让中方队员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射击训练中,中方队员发现泰方的基础射击训练场与国内的训练场地设置有很多不同:泰方队员无论使用手枪还是步枪,射击距离都是25米。“这么短的距离如何发挥步枪的作用?”当中方队员提出疑问时,泰方队员说:“实战中,很少遇到百米以上射击的机会,大多数都是遭遇战斗,双方相隔不过几十米,这时步枪的火力运用就不仅是远射和精度,有时先敌开火更为重要。”

    贴近实战的理念在泰方设置的射击靶上也得到充分体现。泰国海军陆战队的射击用靶多为半身靶。这种靶子的特别之处在于靶心画有一个直径约为10厘米的计绩环,还标明了两大区域:一个区标注“死亡”,另一个区标注“残废”。平时训练只要打在“死亡”区都是优秀,只有在比赛时才会用到中心的计绩环。

    11月2日,泰方向中方展示越障射击,这个课目也完全是根据实战需要设置的。一个陆战小分队在废旧轮胎组成的重重障碍里相互穿插,交替掩护,逐步推进,射击看重的不是环数,而是看能否一枪毙敌,配合是否默契。

    由于所担负的使命任务不同,中泰海军陆战队训练内容设置各有特点。在城市作战课目训练中,中方队员的房屋搜索队形机动灵活,手语清晰明了,混编训练时泰方队员主动上前请教,上士素斋说,中方队员身体非常强壮,这些战术队形变换如果用于实战,效果会很好。

    中方作战靴的鞋带结系方式吸引了泰方队员

    “泰方队员的每一件器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与实战息息相关。”联训中,中方队员对此感触很深。

    与中方队员携带一个水壶不同,泰方队员身后都带着两个水壶。“这不影响行动的灵活性吗?”官兵们问。经过翻译询问后得知,泰国地处热带,陆战队员行动出汗量大,他们计算得出,每天至少饮用2升水才能保证不脱水。而携带一个大水壶,会影响在山区丛林间的行动,一次携带两个水壶,既方便又实用。

    11月3日进行的城市作战训练中,担任火力支援任务的中方队员陈强突入楼房后,看到前方队员没有遇到抵抗,他也紧跟着继续前进。

    “幺(停)!”泰方教员威拉大声喊道,并迅速作出解释。翻译告诉中方队员:“进屋后,火力队员要回头搜索门廊上方的位置,恐怖分子经常会隐藏在那里。”中方队员仔细观察后,发现了自己的战术漏洞——原来泰国房屋与中国房屋构造不同,由于地处热带,为散热通风,很多房屋都采用斜顶式设计。巨大的三角形屋顶下形成很大的空间,一旦恐怖分子隐藏于此,就能向队员的后背开枪。

    中方队员恍然大悟,战斗继续进行。城市战斗小组靠近围墙边缘时,泰军教员又一次叫停。这次是中方队员靠近围墙时,水壶刮碰墙壁发出了声音,这也可能暴露目标。

    而泰方队员发现,中方作战靴的鞋带结系方式很特殊。中方队员把鞋带拉紧后,还要在鞋腰处绕一圈再打结,泰方队员很好奇。参加过特战集训的中方下士杨晓冬解释说:“在容易陷脚的沼泽里行动时,如果鞋带这样绕一圈,鞋子就不容易被泥浆拔脱,否则,正常的系法,鞋子很容易脱脚。”很多泰方队员听了,学着中方队员的系法,把鞋带重新系了一次。

    艰苦的训练必须充满乐趣

    在泰方参训队员中,上士素坡绝对算得上明星,他是有名的“拆弹专家”,据说10年时间里已经执行过上百次排爆任务,成功排除上千颗地雷和路边炸弹。

    凭借丰富的实战排爆经验,素坡成为中泰双方联训队员排查爆炸物训练课目的教官。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从事如此危险工作的教官,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却时常喜欢做一些搞笑动作,因而他的爆炸物排查实作课充满了笑声。中方队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大侠”。

    讲解探雷器构造原理时,“大侠”不小心把电池正负极装反了,中方队员发现后善意地作了提醒,没想到他镇定地说:“我是故意装反的,目的是看你们是否在认真听讲,看来我讲课还是有人听的。”

    排爆实际作业课上,每次探查雷型,或准备点燃雷管导火索前,他总是做出哆嗦害怕的样子,丰富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引得官兵们捧腹大笑。

    素坡说,排查爆炸物十分危险,在一次实战排爆作业中,他的战友被一枚复杂的爆炸装置炸掉双腿,浑身血肉模糊。实战的血腥和残酷改变了他的性格。

    “也许下一次就轮到我了。”素坡笑着说,他早已做好受伤甚至牺牲的准备,因此,“快乐的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参加联训的泰方官兵中,像素坡这样充满幽默感的人很多。“艰苦的训练必须充满乐趣。”开训仪式上,泰国海军陆战队步兵一团团长隆那龙说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快乐训练的理念贯穿着联训的整个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参训官兵训练的热情。

    演练捣毁毒品加工厂

    11月4日中泰参训分队从尖竹汶山区返回梭桃邑后,按照联合训练计划,双方官兵围绕提高反恐作战能力这一目标,分成4个训练小组,分别开展登陆战斗、直升机滑降、人质营救和山地攀登、山顶索降等课目训练,为综合演练打基础。

    11月9日上午,“蓝色突击-2010”中泰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指挥组在泰国海军陆战队营区进行联合指挥所演练,这标志着联训进入综合演练阶段。综合演练以“联合反恐与人质营救”为课题,分指挥所演练和反恐实兵演练两个步骤组织实施,由中泰联合指挥所共同指挥。

    演练设想在A高地附近有一座毒品加工厂,恐怖分子劫持一名化学专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中泰海军陆战队员根据上级命令,成立联合指挥部,抽调精锐兵力组成联合反恐队,搭乘橡皮艇、直升机向敌加工厂发起突击,进行人质营救,并捣毁毒品加工厂。

    联训指挥组接到命令后,迅速开设联合指挥所,并围绕作战意图定下决心,整个过程沟通顺畅,协作密切。随后,中泰双方参训队员在梭桃邑泰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基地展开实兵演练。参训官兵根据指挥所下达的命令,从陆地、海上、空中、悬崖不同方向,采取海上登陆、直升机滑降、悬崖索降等多种方式,对恐怖分子据点实施打击,解救被扣人质。

    实兵演练结束后,中方指挥员高东说,从综合演练情况看,中泰参训部队相互取长补短,配合越来越默契,具备了联合执行反恐任务的能力,这次反恐联训已取得初步成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