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受访者认为食品包装应有配料影响说明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引导消费者养成“安全饮食”的习惯。一些国家禁止电视在晚上9点前播出对身体健康不益的商品广告;有的国家禁止销售商在学校附近出售垃圾食品;巴西和韩国还禁止媒体上出现甜饮料的广告。
漫画:ysc
近日,有媒体报道,人们习以为常的蛋糕、冰淇淋、咖啡等食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由此,关于“健康饮食”的话题引发公众热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45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2%的人关注有关反式脂肪酸的新闻,其中36.7%的人表示“非常关注”。
四成人经常看不懂食品配料表
在看到植物奶油滥用的新闻后,家住北京市回龙观的网友“苏西妈妈”很庆幸自己对孩子的饮食严格把关。“两年前,我曾建议幼儿园,在孩子过生日时不要给他们吃奶油蛋糕。现在幼儿园给过生日的孩子改吃长寿面了。”
今年7月,“苏西妈妈”和几名家长成立了“主妇有机团购实体店”,开始在某论坛上发帖,组织每周团购有机食品,“食品产地都是我们亲自考察过的,比如我们选购的牛奶就非常‘绿色’,连奶牛的饲料都是农场自己种的,没有施加任何农药化肥。虽然有机食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很多家长认识到了健康食品的重要性,中关村和亚运村地区的一些年轻母亲也加入了我们,开始进行健康食品团购了。”
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53.1%的人会“经常”特意挑选健康食品,33.0%的人“有时”会注意,11.9%的人表示“很少”注意,2.0%的人“从未在意”。
“早上时间紧,所以我的早餐一般是一块面包加一杯酸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李怡霏,觉得自己挺注重饮食健康,比如会特意挑选标注了“不含防腐剂”、“不含香精”的酸奶,选购粗粮制作的面包。但不久前,她看到一篇新闻说:“食品不含防腐剂,未必不含抗氧化剂;不含香精,不等于不含增稠剂等其他添加剂。而且,口感越好的零食,往往添加剂放得越多。”这让她感到有些郁闷。
人们通常用哪些方式挑选“健康食品”?调查中,72.4%的人选择“看生产日期”,62.8%的人会看配料表,52.4%的人会选名牌,44.1%的人会看是否有质量安全标志,15.2%的人选择“凭口感”。
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陈果说,普通人买食品时通常只看生产日期,因为即使看配料表,也看不懂,“那些添加剂的名字起得貌似很健康,让人误以为添加的东西越多,对身体越有好处。”
调查显示,40.4%的人“经常”看不懂食品配料表,5.5%的人“完全看不懂”。仅4.3%的人说“完全能看懂”食品配料表。66.0%的人建议食品生产商,在包装上详细说明所用配料对人体的影响。
“消费者应学会看食品外包装上的信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民众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要看配料表标明的基本信息,如主要食材、次要食材及添加剂等,“曾有人在购买营养麦片后发现,麦片原料不是燕麦,而是小麦。”其次,要看产品类别,不要被花里胡哨的宣传迷惑,比如一些乳饮料不一定是牛奶做的。第三,要看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并进行“同类比较”,比如购买豆粉时,要比较不同品牌豆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通常蛋白质成分最高的就是大豆含量最高的。同时,消费者还要看各种质量标志,比如产品是否有绿色、有机和无公害标志,这些产品通常质量较高。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相阳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还要注意产品是否有质量安全QS认证。有QS认证的食品经过了强制性的检验,合格后才被准许进入市场。“但QS认证只保证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不能保证食品是否有营养价值。另外,消费者普遍认为食品越新鲜越好,其实像发酵食品,可能要放一段时间后品质才更好。”
56.1%的人建议政府大力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商
目前,北京市回龙观地区周边的一些幼儿园和某私立小学,也开始参与团购有机食品,这让“苏西妈妈”等家长们觉得很欣慰。她觉得,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道德和良心问题,只要农民种安全的粮食、蔬菜,加工企业不超标添加有害成分,有关部门不让问题食品上架销售,大家就都能买到让人放心的食品,而她也不必像现在这么操心。
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非健康食品?本次调查中,77.0%的人首选“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76.1%的人选择“生产源头污染,化肥、激素等实施过多”;75.8%的人认为原因是“食品加工企业加工不规范”;65.4%的人选择“过于追求色香味,使用过多添加剂”;65.3%的人认为是因为“食品安全标准不健全”;42.3%的人认为“公众缺乏健康饮食的意识”。
山西建邦集团职员王晋华,经常托人去农村买土鸡蛋和野菜。“现在有关健康养生的信息太多了,手机报、网络评论和电视广告都在告诉消费者什么食品是健康的,但它们的观点经常打架,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政府是不是该管一下?”
范志红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引导消费者养成“安全饮食”的习惯。一些国家禁止电视在晚上9点前播出对身体健康不益的商品广告;有的国家禁止销售商在学校附近出售垃圾食品;巴西和韩国还禁止媒体上出现甜饮料的广告。
“消费者也要自省。”范志红说,现代社会是消费主导型社会,是否购买某一产品是消费者的个人选择。不过,当消费者没能力去鉴别产品优劣时,就得依靠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
李相阳指出,生产健康食品,要由企业把好第一道关。企业生产经营者要做有良心的企业家,按照安全生产规范生产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还要进行内部审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程序化操作。“企业要确保原材料安全,产地不受环境污染;在加工过程中,确保不使用不安全的添加剂,严格遵守食品生产标准和规范,不发生交叉污染并妥善储存;在销售过程中,经销商还要保证食品不变质。当然,政府也有责任做好监督和质量认证工作。”
调查显示,对于改善食品安全问题,81.1%的人期待食品安检、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77.0%的人建议重罚违法食品生产和经营者;65.2%的人期待强制食品企业生产过程透明化;63.4%的人期待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管理细则尽快出台;59.2%的人认为,我们应推进健康饮食教育,提高公众意识;56.1%的人建议政府大力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