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哥”不过是一张历史标准像
说实话,自小读书不算刻苦的我,对于有历史人物绘图的书籍还是相当喜爱的。上历史课可以无精打采,但看人物插图倒是很认真,因为这不仅令人感觉有趣,而且有时十分开心:毕竟可以知道历史人物都长得啥模样。不过,看着看着,有时又不免纳闷:历史人物又没有照片留下,也没有迹象表明有画像传世,画家们是凭什么给历史人物画像的呢?
这次网友们可谓齐心合力解开了千古谜团。细心的网友们发现诸多历史人物脸形、五官基本一致,除了须发之疏淡长短略有差别外,都拥有一副标准的古代北中国成功人士的派头。
网友们按照网络时代的行为逻辑,试图对懒惰且滑头的画像作者“人肉”一番,没想到人家是早已作古400多年的明代画家,才算是避免了一场可能突如其来的网络风暴。其实,就算是今天的画家画的,笔者也要为他开脱几句:凭着想象给历史人物画像,你以为这活计好干吗?
还是回到历史“龙套哥”的话题上来,为什么会出现历史人物惊人一致的情形呢?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强调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然后在传记、史话等历史文本,或者以戏剧、传奇为载体的历史文化门类中,将这些人物进一步固化和脸谱化。于是在中国的传统中,英雄人物必气宇轩昂,成功人士必富态魁梧,而奸臣必瘦脸猴腮、坏人必委琐矮小。推而广之,对正面人物与负面人物的评价也越来越对立化和两极分化。正面人物的第一声啼哭也是英雄史诗,而负面人物的惊天功绩更可以随便转嫁到更合适的伟人身上。
实际上,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等人,不正是历史上的所谓“正面人物”和成功人士吗?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秦帝国,始皇帝可谓功高而盖世。而《史记》记载虽有“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的说法,但又明确说了其始皇帝的先辈“或在夷狄”、“鸟身人言”之类,表明始皇帝正是来自北方蛮夷的英雄。这样一来,画家们凭着想象把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之类,一古脑儿安装在他的身上大约也错不到哪里去。
历史的流风所及,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之类不仅成了始皇帝的画像要素,而且渐渐演变作为成功历史人物的的脸谱化元素,甚至由此形成中国史早期流行一时的英雄模板、标准画像,又有什么奇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