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削减行政开支应对通胀

郁慕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1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表示,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旦政府出手,通胀形势有可能逐渐缓和下来。之前,央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国家部门,也都表示要采取措施应对高物价。

    政府调控物价无非通过4种途径: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第一、第二种办法,实际上不是应对通胀的特定办法,因为发展生产和保障供应即使在平常时期,甚至是经济萧条时期,都是宏观调控部门应该做好的日常工作。而第三、第四种办法,说穿了就是限价和补贴。

    限价和补贴是行政干预价格的最主要的两种手段,它作用直接,见效快。这20年来政府多次使用,都能短期之内见效。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行政干预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根本解决通胀问题,还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比如,对食品限价,就会使食品经营者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境地——其他商品都涨价了,食品经营者与其他人一样承担其后果,但他经营的商品却不能涨价。而限价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期维持下去。政府补贴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因为它增加了政府财政开支,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增加了通胀的压力。

    根据国家商务部最近的介绍,国内各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都是充足的,因此当前的通胀不会演变为恶性通胀。但是,不管央行承认不承认,货币超发尤其是去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大大超发货币,是当前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超发的巨额货币不完全是游资,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入股市、楼市变成游资,但更多的是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名义,投入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化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被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掉,只能被超发滞后的通胀及今后整体经济的发展消化掉。

    因此,中国当前的通胀是必然的,不可能被行政干预或货币操作所化解,而只能被延缓和软化。要实际化解部分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账,有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大幅度降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支出,延缓那些与民生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工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平衡赤字,削减政府开支是一重要途径。而在这方面,我们做的工作很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