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村的大学生村官能干啥
办这张报纸的,是村里2007年到任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陈利杰,和今年刚到任的大学生村官郜英华。说起这份报纸,还要先从陈利杰的困惑说起。
1997年从焦作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后的陈利杰,一直在焦作市一家物流运输企业工作。工作期间,他又专升本研修了法律专业,虽然生活安逸,但陈利杰总觉得,这样安静的办公室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他期望有新的发展。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市里在招大学生村官,陈利杰便报了名,并被录取,到东孔庄村当村官。
到村之前,陈利杰曾多次设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塌实肯干的态度,要为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到了村里他才知道,东孔庄村在焦作马村区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全村400多户,1600多口人,有两个村办企业,效益特别好,村民们基本实现就地就业,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
当陈利杰第一次走进东孔庄村,更加被村里的新面貌所震撼:干净整洁的街道,别墅似的小楼房整齐排布在街道两旁。“俺村村民的收入比我还高呢。”在这么一个“富裕村”,想干点利国利民、百姓感激的大事儿却有点儿难。所以,刚到村时陈利杰很困扰,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但既然来了,就不能愧对咱拿的工资”,从最初的打扫卫生、接打电话、整理资料,到与村民唠家常,办起《东孔之窗》,陈利杰逐渐将工作重心往下放。
走访中,陈利杰认识了村民张子成。见到年龄相仿的村委副书记,这个拄着双拐、30几岁还要靠爹妈养着的“壮小伙”一肚子苦水。
原来,前些年张子成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可因为醉酒驾驶摩托车,不小心连人带车摔进了沟里,最严重时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他的工作也丢了。
经过近一年的康复,张子成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但腿部落下的残疾还是妨碍他找新工作,这也让他郁郁寡欢,只能靠父母养活。
陈利杰很想帮帮这个年轻人,可又不知道该咋办。“国家对俺这残疾人也不知道有啥优惠。”张子成一句话点醒了陈利杰:只要帮张子成办理了残疾人证,出行买票不仅可以半票或免票,还能给安排工作方便就业。于是,他开始着手帮张子成办证。
两个月过去了,经过繁杂的程序和体检后,张子成终于拿到了残疾人证。后来,陈利杰又帮他联系了村里的企业,在焦作市东星炭素有限公司为他找到了份工作。“现在我正留意地给他找个对象、寻个媳妇。”陈利杰说。
“要不是他,我现在还在家闲着呢!”张子成说,在焦作市马村区待王街道东孔庄村,只要一提起陈利杰,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少无不竖大拇指称赞。
走访时,陈利杰总能听到不少村民抱怨:“村里领导比国务院总理都忙,天天不是去这儿就是去那儿,都不知道忙啥了。”
在村里也有两个年头了,陈利杰十分清楚,村里承担了上级政府部门很多的基层具体工作,事无巨细,“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每个月28日村里都会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定期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些村务情况。
“可我发现,由于不能保证村民的参会率,直接导致会上讨论的问题、决策传达不到位,加之村务公开栏内容有限,基层民主建设就无从谈起,更别提群众监督了。”陈利杰说。
“办份村报,挨家挨户地送,问题不就解决了。”在村党支部书记赵立金的支持下,陈利杰和助手郜英华开始着手办报。
制作第一期时,从版面设计、内容选定、打字校对直到最后的印刷,陈利杰从头盯到尾,连着3天没回家,反复地修改、征求意见,直到最后定稿。
陈利杰说,《东孔之窗》每月10日出版,总共发行450份,每家每户一份,由各村民组长负责发放,目前已经办到第五期了。栏目设置也是陈利杰亲自操刀的,包括村务公开、政策宣讲,不定期会出些健康、法制宣传。
最近,陈利杰不断向村民征求意见和建议,争取让这份小报内容更充实、更能反映村民关心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问。“我更希望这份小报能成为村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一扇窗。”陈利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