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哥伦布
哥伦布自己也没料想到这样的结果。1492年,当他带领着船队在大西洋的波浪中一路向西时,目标只是突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锁,找到一条通往远东的新航线。在他的设想中,海水的对岸,应当是马可·波罗详尽描述过的中国、日本。他甚至准备了西班牙国王写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
后来的发展人所共知:41岁的哥伦布发现了一块陌生的新大陆,欧洲居民随后开始涌入这块崭新的土地,挖掘资源与财富。不过,这些让当地的印第安人“又惊又叹”的人们并不是独自前来。一些来自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朋友,也随着航海家们漂洋过海,来到了这块陌生的大陆上。
这些访客中最早的一批,是用来维持早期移民的吃穿用度的。对于那些虔诚的基督徒,圣餐所需要的面包和葡萄酒是最重要的。在随后的100年里,气候温和的秘鲁成为向西班牙帝国供应小麦和葡萄酒的地方,1614年一年生产的葡萄酒甚至超过了20万缸。气候湿热的地区成为了水稻、橡胶和蔗糖的培育基地,17世纪初期,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巴拉圭亚森松地区聚集着超过200座糖坊,这让整个西班牙帝国几乎都“糖满为患”。
“动物”访客也同样来势汹汹。西班牙贵族、猪和马成为了殖民者攻陷印第安人的“三大法宝”。1600年,委内瑞拉大草原上生长的牛已经超过了14万只。
另一些生物则是“偷渡”来的。雏菊、蒲公英等草类的种子,夹在纺织品中,或者是被运往新大陆的牛所产生的粪便里,在大洋另一侧的陌生土地里生根发芽。如今,这些对当地人来说原本陌生的植物,已经几乎遍布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人们在美洲大陆上第一次发现的玉米和土豆,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战争时期的中国,它们甚至成为贫苦农民维系温饱的“救星”。
这是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一场宏大的物种交换。在人类学家的眼中,这种交换并不平等:欧洲人在这里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他们携带的天花、麻疹病毒,也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在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美国人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相信,正是这场系统而不对称的生物交换,帮助欧洲人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独霸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区域。
对于整个人类,这种交换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正在不断显现:美洲大陆源源不断产出的蔗糖、咖啡,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庞大的比例;许多科学家甚至相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美洲大陆两种粮食作物——玉米和土豆得以输出,世界粮食产量才能够大幅跃升,随后的人口大爆炸才变得可能。
但对于自然界,这种影响并不值得如此盛赞。新大陆上原有的植物几乎被殖民者带来的牲畜啃食殆尽,而蒲公英等杂草,却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蔓延开来。克罗斯比悲观地描述说:哥伦布与他带来的动植物,在过去400年里消灭的生命种类,可能比过去100万年生物进化中灭绝的物种都多。
是好是坏?是丰富还是贫乏?这场“哥伦布大交换”在科学家的研究里充满了矛盾。这个做过海盗、当过水手的意大利人,他的航海发现开启了人类文明一个新的时代,而他所代表的人类现代文明,却给整个地球的面貌带来了永久的改变。克罗斯比评价说,在过去的5亿年里,这是“唯一一种能够产生如此影响的力量”。
不过,在著作出版30年后,克罗斯比发现,自己的表述有些过于绝对。在重新出版所作的序言中,他补充说,除了哥伦布的发现,的确还存在着另一种改变地球的力量——那是一颗在6500万年前撞上地球、并且造成恐龙灭绝的行星。
《哥伦布大交换》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著 郑明萱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