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沂水间 大美新临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中国市场名城……
人们用“没想到”、“梦幻般的城市”来形容它的发展变化。但临沂人说:“我们还要建文明之城、大美之城”。
作为全国人口过千万的四个地级市之一,临沂创建文明城市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临沂人的目光始终盯着那张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
临沂向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在今年的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临沂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沂蒙精神融入文明内涵
2003年临沂市提出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时,临沂还只能称得上是“城镇”。
时任临沂市兰山区区长的李沂明当年对干部们说:“全国像临沂这么差的城市很少”。2008年已经是区委书记的他则自豪的对干部说:“像临沂这样管理有水平,如此漂亮的城市,全国还不多。”
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主线,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临沂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过了一些城市十几年的创建历程,走在了全国革命老区的前列。
这种荣耀的背后是精神的支撑。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老区有一种精神——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在新时期,化为一种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种‘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拼搏精神。这种拼搏进取精神成为临沂人的精神特质,这种进取之美是临沂最核心的美。”
临沂市市长张少军说:“过去沂蒙人发扬沂蒙精神,支边支前,是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发扬沂蒙精神,同样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这也成为临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独特优势和精神动力。”
在沂蒙精神趋动之下,临沂产生了核裂变般的爆发力:
临沂市从基础做起,全面加强城市绿化、道路改造提升、交通设施配套等设施建设,一次次发起“攻坚战”,对城市进行亮化、绿化、美化,几年新建改建城市主次干道60多条,亮灯率达99%,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1.02%、36.55%……去年年底,临沂的城镇化率达到46.4%,大大超出全省平均速度。
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临沂人现在什么事情都想争在前面。
临沂在山东省率先全面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市。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特别奖,被业界誉为国内首部红色大典;电影《沂蒙六姐妹》被誉为中国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获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获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投资4.5亿元的凯歌国际文化城已建成使用;投资3亿元的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投资3.6亿元的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钻石博物馆已完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钻石公园。
同时,临沂依靠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秀美的风光,规划建设了临沂国际影视城、沂蒙影视拍摄基地、中国临沂好莱坞水上影视基地、孙子兵法3D影视产业基地、东夷部落影视拍摄基地五大影视基地,成为临沂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点滴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单纯为了那块‘金字招牌’,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从创建中得到最大实惠。”
“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宜居临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成为临沂创建文明城市最鲜明的主题。
不搞“突击一阵风”,借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批困扰群众生活的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临沂市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社区卫生死角开始实行全天候保洁,城区50余条重点路段、60余处马路市场得到规范整治。
通过创城,临沂打造了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墙洁、楼美的城市画卷,市民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沂河、沭河八水穿城,沂河风景区被列为首批国家18个水利风景区之一,绿化覆盖率等主要生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便民服务大厅、法律援助热线、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12365质检热线、12333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热线,“马上就办”举报电话,新闻媒体“马上就办直通车”等不断健全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市民合法权益。
一项项创建成果化作丰厚的惠民大礼,福泽临沂百姓。一批市民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也在“创城”的过程中从无到有,高规格地建设起来。
在城市最好的地段,累计投入6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一批包括全省最高的市图书馆大楼、13万平方米的市文化艺术中心、高度326米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独具特色的市文化大厦、博物馆新馆、兵学博物馆、书法苑、临沂大剧院、科技馆新馆、展览馆新馆在内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12个县区扩建、新建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建设社区文化中心300多个、农家书屋2700多个,农村文化大院普及率达到75%。在全国革命老区第一个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年建起千座农村少年宫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临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基础工程之一。临沂市有未成年人186万,其中农村未成年人就占120多万。临沂把“乡村少年宫”建设作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来抓。
走进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中心小学农村少年宫,棋琴书画、民间工艺、科技园地,各种学习培训教室丝毫不逊色于城市少年宫。
用3年左右的时间,临沂市建成1000个乡村少年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网络。这些少年宫坚持公益性原则,课余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免费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场所、设施,免费施教,免费培训。
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中有7孝在临沂。宗圣曾子、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大书法家颜真卿、民族英雄左宝贵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临沂城。
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都成为临沂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临沂市依托乡村青少年宫、学校等场所,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全市80%以上的农村未成年人参加了培训。
看红色文艺精品,唱革命歌曲,“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青少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
“大美临沂是以一代代优秀人才做基础的。”临沂益民实验小学教师杨继文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新型公民。”
志愿精神绽放文明之花
幸福起来的临沂人用更加文明的行为建设这座为之自豪的城市。
在兰山区银雀山街道蒙山小学门口,每到放学,就会出现7位古稀老人。4位老人分别拉起两道红绳疏导交通,另外3位老人则手持红旗引导学生过马路。
79岁的王金石老人说:“再大风再大雨也要来,那是咱的责任。”
爱心奉献无小事,春雨润物细无声。在这片受到沂蒙精神滋养的土地上生发起来的志愿服务活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丽。
临沂交警汪昭华被妻子称为“铁杆志愿者”。他参与组建了临沂第一支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第一支地震志愿者队伍;他捐资助学、筹建希望书屋,他是临沂市社会福利院100多个孩子眼里的“爸爸”。在他的带动下,已有上万名志愿者组成了一支风雨无阻、痴心奉献的“爱心接力队”,每周轮番到福利院奉献爱心。
出租车司机王乐福组成了“爱心1+1”志愿服务队,免费接送患者,他们将乘客多给的钱,自己拾到的钱,攒起来凑成特殊队费,用于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
“我们的城市因无私奉献而变得更文明,我们的生活因志愿服务而变得更和谐。”
临沂市年用血量达1650万毫升之多,临沂市连续6年保持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街头市民自愿无偿献血的纪录,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
临沂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达到100%,支持率和满意率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