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粉的历史使命
西南联大的故事,就像豌豆粉在酒席间的位置,虽然被常常提起,却再也无法充当主角
西南联大校训
在云南吃饭,主人点了一桌珍馐之后,特意上了道凉菜,叫豌豆粉。然后提醒:这是西南联大时期教授、学生最爱的美食。
我尝了一块,没觉得什么特别。
几天以后,我又想起这道菜,专门只点了一盘豌豆粉,细细咀嚼。这次才隐隐品到豌豆苦中带香的味道,从凉丝丝的膏体中释放出来。端详它,一块块像黄色不透明的果冻,嫩嫩的,口感细腻,点上几滴红色的辣椒油,撒点香菜、芝麻粒、花生碎,写意泼墨般惹人口水地点缀在周遭。很闷骚的样子。
舌头其实就是势利小人啊。
当有一桌子菜的时候,舌头是无暇消遣豌豆粉的。那个黄黄的配角,无非是鱼肉一番后,夹一筷子的爽口食品。而当年,在这个抗日大后方,所有的人都在饿肚子,桌上只有这一道菜。教授妻子们拿它煎炒烹炸用尽各种巧妇手段,最终,让名教授们琢磨学问之余吃得个摇头摆尾余味无穷。
人们常常反思,为什么如今在奔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些教授总沉浸在学术腐败、混日子、忙上镜、互相争斗、潜规则的氛围里无法自拔。什么时候,我们的高校能重现西南联大所取得的学术辉煌?
我想用中国人的舌头来解释这个问题。
在美国,我吃着高度重复的牛肉条、烤火鸡、沙拉等等忍无可忍。但人家,天天吃那几样,从不厌倦。后来去了另外一些国家,伙食也非常单调,没法跟咱们八大菜系满汉全席比。所以啊,人家教授都能耐住寂寞,甭管有多少诱惑,还有相当人苦苦在坐冷板凳。
看咱们,刚进入工业社会没多少年,教授也是人。他们的舌头要品尝的诱惑太多了,哪里能抵御得住那些眼花缭乱的风月啊。
而西南联大时期,国破家亡,连饭都吃不饱,除了当汉奸,有什么诱惑可寻?一位教授的女儿告诉我,在逃难的过程中,她父亲把很多家财都扔在湖南的峻岭间了,却抱着化学实验的玻璃瓶怕弄坏。千金可散,但象征着科学的实验器材不能丢,他寄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科学救国,让中国不要再受气挨打。在联大遗址参观,我一直热泪盈眶。学生们把平房教室的铁皮屋顶给拆了,做成罐头盒,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可他们经常吃不饱,能尝到一口豌豆粉就是最高级的美味了。
看看他们的校训四个字“刚毅坚卓”,“卓”是努力后的效果,前三个字都是要坚持挺住的意思,一副较着劲咬紧牙关卧薪尝胆的架势。相比之下现在那些千篇一律要“创新”的校训,显得格外轻飘飘。
难道我们就是这样,不被打到脸面全无伤痕累累就无法自强?我不能想象这群吃着豌豆粉的人,是如何研究出世界一流的学问来的。只能傻傻地站在联大的功勋展板前发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核武器专家朱光亚等等等等,镌刻的名字都那么沉甸甸。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JohnIsrael花了15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一本700页的西南联大校史,名为《联大在战争与革命里的一所中国大学》。他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了。”我揣测着他们当年所思所想。
一首《春天里》最近红透南北。两位民工兄弟的感伤演绎,让很多人动容。那些尝过亡国耻的大学生如果听到这首歌会怎么样?
“我剪去长发留起了胡须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比起当年,我们有了太多的迷茫与感伤。在这首歌里,青春年少的自己在山巅,随着妻儿的加入,逐渐走向深渊。而当着亡国奴的人们,本身就在深渊里,他们发愤图强,随着年龄增长学识增加,他们感觉自己能帮助这个国家一步步走出深渊。
向下和向上,两个方向两种心态,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就截然不同了。据说有一次陈寅恪正在上课,敌机空袭,听课的学生慌张起来,陈大师却面不改色,依然讲他的课,并且对听课的师生说,你们只管听我的课,不必顾忌头顶的炸弹。死亡二字吓不住胸中充满对未来期望对学问景仰的人。他们校歌里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绝地求生的人,在艰苦中才充满力量。虽然他们谁也没说要让人把自己葬在春天里,但只要活一天,就一定要有所成就。
其实,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刻,错过的风景,有时候更可贵。现代人在人生黑暗期,由纠葛与反思带来的经验,也是巨大的财富。失败者的抱怨和顾影自怜只能是一片鸿毛,不值一分。
豌豆粉曾经让那群自强不息的年轻人咀嚼和回味,也是一种荣耀。不过也许再也不会有旷世奇才功勋科学家那么迷恋和赞美它了。
我问了一些去过云南的人喜欢吃豌豆粉不?得到的回答差不多,大家都记不清有这道菜了。时代不同了,豌豆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家花旦可以去跑龙套了。在一些崇尚去五星级酒店开研讨会的学者或官员那里,豌豆粉更是不值一钱。他们的眼睛都被辉煌灿烂的酒店水晶灯晃得只认得名与利,还要抱怨自己得到太少。西南联大的故事,就像豌豆粉在酒席间的位置,虽然被常常提起,却再也无法充当主角。谁会再来细细品咂它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