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周刊

俄军兵役制度改革急刹车

李抒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2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俄军在组建初期就确立了建立职业化军队的发展方向,并把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同军士队伍,作为建成真正职业化军队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统一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构想,俄军建立职业化军队的道路十分曲折,几经反复。

    1993年,根据叶利钦总统签署的俄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俄罗斯决定放弃普遍义务兵役制,确立了义务兵役制和合同兵役制相结合的混合兵员补充制度。1996年5月16日,叶利钦又签署了俄军向职业化转变的命令,宣布到2000年前完成实行合同兵役制。然而,由于俄政局不稳和经济困难等因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

    普京上台后,启动了新一轮军事改革进程,把建立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精干高效的新型职业化军队作为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其中,兵役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当时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就是这一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俄国防部于2003年制定了全面建设职业化军队的规划,要求到2010年,俄将在所有部队实行合同制。但实际上,截止到目前,俄合同制军人仅有15万左右,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已服役的合同制军人根本不愿意续签合同。俄显然无法按期完成建设职业化军队的目标。

    谢尔久科夫2007年初担任国防部长后,对俄军兵役制度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基于国家当前经济水平,俄罗斯无法建设一支完全职业化的军队,也不应当急于向完全职业化的军队转变。在2008年底启动的建设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中,俄军放弃了建立一支完全职业化军队的发展目标和全面转向合同兵役制的军队补充原则,改为实行以合同制为基础的武装力量补充原则。根据2009~2015年俄武装力量建设纲要,国防部计划在2015年前,将合同制军人逐步扩大到占士兵和军士总数的70%,达到25万人。

    但是,新的兵役制度实行刚一年,俄军就又来了个急刹车。今年9月,谢尔久科夫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即减少合同制军人的比例,由原计划的占士兵和军士总数的50%~70%减少到20%,保持在10.5万人左右的规模,同时相应扩大义务兵的比例。

    谢尔久科夫的提议得到了俄罗斯总统的认可。俄总统在10月1日签署的秋季征兵令中指出,俄罗斯今秋共招收27.88万名新兵,削减现有合同制军人的数量,并暂停招收合同军人。

    俄新一轮兵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实际上,俄军新一轮兵役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师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国防部长,他十分注重军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他坦率地指出,俄军在兵役制度改革方面犯了不少错误,俄军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建设军队。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俄一方面应削减合同兵数量,增加义务兵数量,另一方面,要提升合同兵的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改善义务兵的服役条件。

    俄军此轮改革的目标是合同兵保持在10.5万人左右,准确地说,是制定了10.5万个合同制军人岗位。俄军认为,这些都是技术性较强、能够决定部队战斗力且较为危险的重要岗位。这些军人将担任初级指挥员,主要是班长、排长或副排长。这些岗位主要包括鱼雷兵、雷达兵、飞机机械师、无线电话务员、空中射击员、装弹机操作员、无线电测向班班长及遥测站站长等。

    俄军此次兵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兵役威望,吸引文化素养高、身心健康的优秀青年到军队服役。因此,提升军人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合同制军人数量减少后,其津贴标准福利待遇将会有所好转。俄总参谋部组织动员总局局长斯米尔诺夫表示,到2012年,俄将为合同制军人制定新的津贴标准,届时其津贴将大幅增加。

    俄军还大力改善义务兵服役条件。由于人口危机,俄兵源储备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俄罗斯青年人参军的积极性一直不高,逃服兵役现象十分严重。如何解决兵源严重不足而义务兵招收比例明显增加这一矛盾,就成为俄军今年秋季征兵面临的首先任务。

    为此,俄罗斯在改善士兵服役条件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延长征兵时间。春季征兵将从5月1日持续到8月底,秋季征兵从10月1日~12月30日。其目的是让各级兵役局有足够的时间去宣传,说服更多的青年参军。二是增加服役透明度。从今年秋季开始,允许新兵的家长出席兵役局征兵委员会会议,还允许家长陪同新兵一同到达服役地点。此外,国防部还准备恢复各部队中的家长委员会,每年不定期召开3次家长会议,家长的差旅费由国防部承担,以使士兵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服役情况和思想动态。三是放宽服役限制。新的兵役制度规定,对于家庭困难、父母生病或已婚的新兵,原则上可考虑就近服役。四是减轻士兵负担。俄军认为,士兵的职责是进行体能锻炼和作战训练,学习使用武器装备,其他与战备无关的勤务性工作如烹饪、打扫卫生等,则一律实施社会化保障,由专门的地方公司负责。

    俄军建立职业化军队受挫的三大原因

    俄军此次兵役制度调整表明,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俄军职业化军队建设再次搁浅,而兵役制度又再次回到以义务兵为主的混合兵役制度上。同时还表明,建设职业化军队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巨大工程,绝对不可一蹴而就。

    分析看来,此次俄军建设职业化军队受挫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改革方案既缺乏充分论证,又没有循序渐进的落实机制。在进行兵役制度改革之前,既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要从自己的国情军情出发;既需要着眼武装力量当前的任务和需求,又要着眼未来战争的需要。而俄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军队补充方式数次调整改变,每次改革都是在未经充分论证和试验的基础上就匆忙实行,缺乏循序渐进的落实机制。

    而且,对于兵役制度改革这样一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的庞大工程,俄军却希望在三五年内就完成。而美军上世纪70年代向合同制补充方式的转变,不仅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且用了近20年的时间。同时,俄军改革经常在出现了预料不到的情况时,马上调整方案,甚至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变,这显然不利于军队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是俄罗斯经济实力有限,无法保障建立职业化军队所需要的经费。俄军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职业化军队。但是,把服役作为终生职业的青年人必须得到应有的物质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才能认真履行其军人使命,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军费投入,特别是加大武装力量维持费在军费中的比例。

    但是,在目前俄罗斯军费占GDP不到3%且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俄无力大幅提高军队维持费,有限的军费主要用于为军队换装。难怪早在2009年初,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就表示,即便德国这样实力雄厚的国家,也无法供养一支完全职业化的军队,其合同兵比例为70%。据估计,俄军维持一名合同制军人的开支是一名义务兵的10倍左右。今年9月23日,谢尔久科夫正式对外宣布,由于资金不足,俄决定削减合同制军人的数量。这表明,经济实力已成为俄罗斯建立职业化军队的严重掣肘。

    最后是俄军士培养能力有限,后备兵员储备严重不足。实行合同兵役制、建立职业化军队的优势在于,武装力量的员额大幅减少,而人员的素质和训练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就需要相应地改变军人的培养和训练方式,特别是合同制军人的培训体系。然而,由于俄军正在进行院校调整,无法建立足够的培养职业军士的院校。在新面貌改革框架下,俄军仅在梁赞建立了一所培养职业军士的院校,2009年开始招收学员,目前只招收了2000人,首批学员2011年底才能毕业。这对于职业化军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后备兵员储备严重不足也是制约俄建立职业化军队的重要原因。据俄国防部总参组织动员总局局长斯米尔诺夫日前透露,1980~1985年间,俄每年出生150万男婴,而1988年仅出生80万男婴,致使目前俄役龄青年大幅减少,其中一部分还为吸毒者和有犯罪前科者,而这些人显然不适合被招募到军队当军士。

    俄军兵役制度的发展方向

    根据俄政治、经济和人口发展形势,可以预测,俄未来兵役制度可能会向以下方向发展。

    首先,延长义务兵服役期,放宽服役年龄上限。为减轻征兵压力,俄总参谋部组织动员总局局长斯米尔诺夫今年春天曾在联邦委员会听证会上建议,将义务兵的服役期由目前的一年恢复到以前的一年半甚至两年,同时把服役年龄的上限由27岁增加到30岁。由于俄明年将举行国家杜马选举,为赢得选民的支持,这一建议没有得到批准。但在合同制军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几年俄征兵形势特别严峻时,不排除采取这一措施的可能。

    其次,有条件取消异地补充原则。长期以来,俄一直施行武装力量异地补充原则,但由于军人及其家属的住房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原因,俄可能将被迫采取主要按居住地从预备役军官中招募合同制军人的措施。俄军今年已在招收义务兵时施行了这一规定,新的兵役制度规定,对于家庭困难、父母生病或已婚的新兵,原则上可考虑就近服役。根据施行情况,俄不排除在招募合同制军人时部分取消异地补充原则,视情况实施就地补充原则。但同时,俄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在俄各联邦主体建立武装集团的可能性。

    最后,加大公民役前训练力度。目前,俄罗斯军事理论界正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合同制军人大幅减少而义务兵服役期仅为一年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俄罗斯战时的动员能力。俄认为,唯一可行的措施就是加大公民役前训练力度。2010年初,俄政府总理签署了《2020年前俄联邦公民役前训练联邦体系构想》。其主要内容是依托现有的支援陆海空志愿协会这一役前训练体系,提高役龄青年的身体素质、道德心理素质、爱国主义情操和军事素养。主要手段是加大体育训练力度,中学八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安排5~7天的军事训练课程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