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摄影

雕刻时光(图)

王叔坤摄影报道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曲阳县羊平村的一家工厂里,一名工人在打磨石雕雏形。由于没有防护措施,这些雕刻工人每天都会吸进大量粉尘。

                

    石刻厂厂长卢少凯的办公室,墙上贴满了领袖画像。这家工厂每月都能卖出两个大型的毛主席像。

        

    晚上收工后,赵士晖(右)回到家里。他们的儿女都被送进了寄宿学校。

                

    11月24日,泥塑厂学徒吕小帅和张少鹏在庙会上观看表演。

        

    行人路过一家石雕工厂。

        

    一名石刻工人被溅起的石屑迷了眼睛。

        

    20岁出头的赵小婷,已在泥塑厂干了五六年。做石刻灰尘污染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而选择做泥塑。

    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一家石雕工厂的后院,空气里弥漫着厚厚的汉白玉粉末。几名工人眯着眼睛靠在墙脚歇息。35岁的赵士辉带着耳机,坐在一块半成的汉白玉雕塑上抽烟,嘴里不时哼出几句辨不清旋律的歌词。一位女工倚在旁边的墙上,用满是白色石屑的手擦拭着同样沾满灰尘的干裂的嘴唇。对面26岁的姑娘甄浩然用口罩把脸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灰白色的眉毛下一双清澈的眼睛。

    这些雕刻工人来自本地农村,大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男工以雕刻为主,女工负责后期的打磨抛光。不少人小学毕业就开始在工厂做工,前两三年做学徒,出徒之后才能拿工钱。

    “2008年以前厂里有100来个工人呢”,这家工厂的老板张杰说,“金融危机一来外国订单就少了,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现在厂里还剩下30人吧。”提到自己的小儿子,张老板不希望他将来再干这一行。“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原料涨价,工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留在农村的宁愿务农或者开车拉煤,也不愿干雕刻。工人的工资都涨了,一人一天起码要有150~200元,不涨就更没人干了。而且做雕刻太脏,每天会吸进大量粉尘,容易得肺病。整天跟石头、石刀打交道也容易受伤。听说这些石头还有辐射呢。”

    曲阳雕刻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同时这里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的所在地。曲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山区,耕地少,因此利用石材发展雕刻特色产业成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截至2010年10月,曲阳已有雕刻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曲阳第二医院门口,“李时珍”和“天使”的雕塑面对面地矗立在道路两旁。县城里随处可见一辆辆北京或石家庄牌照的私家车。“不光是车,好多开雕刻厂的老板还在保定或者石家庄买了房呢,在北京买房的也有,都挺有钱。”一家小饭馆的老板指着门口停的车说。

    在曲阳县城南的“雕刻工业园区”,路两旁摆满了大型雕塑。毛泽东、耶稣、孔子、马克思、莫扎特、龙凤、狮子、自由女神、貔貅、圣母等雕像混搭在一起。

    一家主要经营名人塑像的工厂里,厂长卢少凯站在一米多高的架子上正忙活,“面部雕刻是我最擅长的部分,在工人完成其他部分之后,我都要求把脸部留着,由我亲自来刻。”卢少凯介绍:“以前也卖维纳斯之类的西方雕塑,金融危机后出口就少了。国内还是买名人像的比较多,毛主席像最好卖,平均每个月都能卖两个,主要是学校、政府机关、公园跟我们订货。汉白玉、花岗岩的都有,最大的6米高,卖30多万元;最小的80厘米,卖1万多元。冬天买的人少,但我们也会做一些,来年春天都能卖出去。”

    靠近山脚的工厂空地上,一群工人迎着风在打磨石雕,石屑飞溅在身上,整个人都罩上了一层灰白色。50岁的杨万良(音)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他是这群工人中唯一戴着防尘口罩的。“6块钱一个,商店里就有卖的,不知道真的假的,可能管点事儿吧。平时很少有人戴,我这两天也是不舒服才戴上的。”他说,这个活儿脏,肺不好受也正常,平时有点不舒服都扛着,没人当回事儿。除非难受得干不了活儿了,一般都想不起来去检查。“前些年,村里十八九岁的孩子大都做雕刻,现在不行了,每年都有得肺病的,家长就不愿意孩子再干这个了,太脏。”提起村里现在的年轻人,老杨就摇头。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平时在家干活都嫌脏嫌累的年轻人,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1000块钱,也不愿意回来挣两三千块。

    羊平村的一家工厂,地上满是石沫和水混合成的泥浆,几个穿着雨鞋的女工正在冲刷已成型的石雕。21岁的小雪在比照着模型雕刻一件约80公分高的“维纳斯”雕像。小雪并不清楚雕塑的名称,她指着旁边的“圣母抱婴像”说,“雕那种‘抱小孩的’用的时间长,雕这个‘缺胳膊的’快。”这些将摆放在城里的“艺术品”,在这些工人眼里,只是一件件的“活儿”。他们只要照着模型做,并按时交工,就可以拿到计件工资。雕刻厂一般只接受订货,客户提供模型或者照片,雕刻工人只需要模仿,基本用不到创意或者设计。

    39岁的赵士晖已经干了十几年,现在是厂里的技术骨干、雕刻组长,每个月工资有四五千元,是雕刻工人里的高薪阶层。“有时订单多、效益好的话,我们这几个组长还能多拿10%的工资提成。就是累一点,有时一早出了门到晚上收工才回来。离家有点远,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一天只吃早晚两顿。”妻子赵旭阳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每天从早忙到晚。“虽然在村里我们的收入也算不错了,但还是要努力多挣点钱,除了养孩子供他们上学,还得趁着身体好赶紧把养老金挣出来。”他们的大女儿在县里读高中,一对九岁的双胞胎在实验小学读3年级。实验小学在当地算得上是贵族学校了,两个孩子每年光学费就要五六千元。她说:“我们都没有时间帮他们复习功课,吃饭也不定时,对他们成长不好吧。送去贵点的寄宿学校,就是希望他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这一代都没什么文化,希望他们这一代能摆脱没文化的穷境。”

    11月24日,农历十月十九,正赶上曲阳的大庙会。18岁的学徒吕小帅说:“我们平时没有周末,‘五一’、‘十一’都不放假,但是每次庙会的第一天肯定是要放的。”他初中毕业后不愿像父辈那样再从事石雕行业,而选择学习泥塑。“和雕刻厂不一样,泥塑厂除了做成品以外,还给雕刻厂做模型和设计,比较有技术含量吧,而且用泥做塑像,干净多了。”同龄人中干石雕的越来越少了,他们都知道天天吸进石沫儿不健康。

    庙会上,三三两两的年轻工人挤在人群里,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几个加班收工的雕刻工人骑上摩托车,拍拍身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大街上,喇叭声和白色的尘埃一起,随风飘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