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蓝盔铁汉打造“中国品牌”

——记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团长江汉刚(上)
本报记者 潘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这里曾经美丽富饶,现在却满目疮痍。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利比里亚,经受14年内战的蹂躏后,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近年来,一批批中国军人远渡重洋奔赴非洲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工兵团长,在利比里亚维和战场打造了“中国品牌”。他就是被称为蓝盔铁汉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团长江汉刚。

    “雨季孤岛”上的“中国速度”

   ; 2008年4月,江汉刚率领274位战友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当他的双脚踏上利比里亚这片土地时,任务环境远比大家想象的更为艰苦。

    自然环境危机四伏。毒蛇、巨蝎隐藏在草丛和密林深处。密密麻麻飞舞的蚊虫,携带着危险的病毒,一旦被它们叮咬,很容易感染疟疾等传染疾病。艾滋病、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在营区周边蔓延。

    江汉刚率领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被联利团(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特派团,即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维和行动最高领导机构)派往第四战区,担负战区道路维护抢修任务。他们即将生活8个月的绥德鲁,是利比里亚境内最不发达、最复杂、最困难的地区。

    饱经战乱的利比里亚没几条像样的公路,绥德鲁的交通状况尤为糟糕:通往首都蒙罗维亚和重要港口城市的3条交通命脉,总长560公里却泥泞不堪。在雨季,绥德鲁的年降水量高达5000毫米,公路经常被洪水冲断,抢修的难度超乎想象,绥德鲁也因此被称为“雨季孤岛”。

    江汉刚和他的工兵分队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打通绥德鲁至城市塔佩塔的公路。部队迅速投入战斗。

    然而,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严重阻碍着施工进度。在50多摄氏度高温下,太阳像巨大的火球,烤得路面热浪滚滚。官兵们呼吸着滚烫的空气,一边紧张地施工,一边不断地擦拭流到眼里的汗水。

    就这样,道路一米一米艰难推进。然而,几天后的一场暴雨,瞬间将修好的路段冲得面目全非。一场场无情的大雨,冲击着路面,更冲击着战士们的心。

    此时,联利团和世界联合开发署等国际组织一遍遍催问道路修复情况,有的官员还亲临现场督察,表示有大批紧急救援物资正等待着从这里运输。

    “当时我对大家说,我们没有退路,困难再大也得往前走,我们绝对不能在国外掉链子。”江汉刚知道必须打赢这第一仗。为了寻找雨季道路施工的有效办法,江汉刚带着作业组一次又一次地沿路勘查,采集不同土样,分析研究失利的原因。

    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江汉刚终于找到了雨季施工的奥秘,精心设计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排水清淤、通风采光、砂石回填、加高路拱、深挖边沟”。工兵分队按照这套方法修筑了1公里的试验路段,连续3天的暴雨过后,基本上毫发未损。

    这套科学有效的筑路法,一举攻克14个恶劣路段,升级改造69处重点路段,彻底解决了雨季施工的难题,被誉为“江氏筑路法”。这一创举,让绥塔公路雨季照常通行,绥德鲁从此告别“雨季孤岛”的命运。

    紧接着,他们在雨季高峰期接连打通了托镇至科特迪瓦边境的10.4公里道路,恢复了两国的边贸往来;打通了绥德鲁至格林维尔的90公里路段,恢复了四战区陆路军事连通。

    对中国工兵创造的“中国速度”,联利团官员向江汉刚频频竖起大拇指。

    提前一个月完成所有维和任务

    长期在恶劣环境下高强度作业,江汉刚的胃部开始出现不适。随着施工节奏加快,疼痛逐日加剧。

    “中国工兵分队的营区,离我们战区医院比较近,坐车来回只用15分钟,每次我都劝我们江团长去医院检查,可是他总说是什么水土不服啊、吃饭没规律造成的。”副队长陈广阔说。看着江汉刚难受的样子,陈广阔去医院帮他找了几种胃药。一开始,江汉刚是几粒几粒地吃药,随着病情加重,后期他是把药片大把大把地往下吞。

    看到江汉刚疼痛时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泛紫的嘴唇被咬出了血,官兵们心疼地催他到医院看看,随队医生更是给他下了最后通谍。

    “当时任务压着根本不觉得有多疼,时间紧,总想过两天再说,没想到越到后面越忙,我就决定回国了再说。”身在异国他乡,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江汉刚丝毫不敢松懈。

    由于科学决策、顽强拼搏,中国工兵提前一个月完成所有维和任务,全部被授予“联合国一级和平勋章”。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罗伊女士还专程赶来为中国工兵授勋。她说:“我为和你们这样一支维和部队共事感到自豪,我也会永远记住你们在利比里亚和平进程中作出的贡献。”

    给利比里亚人民最好的圣诞礼物

    授勋仪式结束后,正当中国工兵做回国准备之时。联利团突然发出请求,希望中国工兵修复因战乱而损坏的冀河大桥,以帮助需要绕行数百公里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尽快被送到利比里亚人民手中。联利团明确表示,该任务是额外的任务,受领还是不受领,中国工兵自行决定。

    这座桥距离中国工兵驻地186公里,后50公里都是烂泥路,大型机械开不过去,建筑物资也运不过去,施工困难极大。而且,当时部队官兵已经非常疲惫,许多人都达到了生理极限。

    “当时我们就想,弄不好,就把我们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中国品牌’给砸了。”工兵分队作战组长刘建远心里直打鼓。

    但是,事关中国工兵荣誉,江汉刚除了接受任务以外,没有其他选择。

    “我一听就急了,我说你不要命了!”一直催促江汉刚回国治疗的医疗分队队长房树志,知道情况后急得跟他拍桌子。“但我知道,这时候要把老江拉回头,根本不可能了。”

    江汉刚带上38名党员骨干组成突击队,迅速投入架桥施工作业。此时,他的胃病也在一天天急剧加重。

    “胃疼的时候,我就扭过身子用拳头顶。实在疼得厉害,就索性撕一条擦车布,拧成绳,勒在肚子上。”回忆起那半个月,江汉刚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当时暗暗告诫自己:江汉刚啊!江汉刚,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倒下啊,哪怕豁出这条命也要坚持到底!”

    经过15天的顽强奋战,江汉刚率领的突击队,成功架起了一座长50余米、宽5.4米、承重40吨的钢结构“冀河大桥”。

    大桥的修通成了利比里亚当地最大的新闻,该国唯一一张报纸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大桥通车的消息。江汉刚和中国工兵也赢得了非凡礼遇——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女士亲自到机场为中国工兵送行,这在利比里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瑟利夫女士说:“冀河大桥的成功架设,是中国工兵送给利比里亚人民最好的圣诞礼物。”

    打赢生命的硬仗

    回国后的第8天,江汉刚被诊断为胃癌晚期,住进了医院。千盼万盼丈夫凯旋的妻子,望着江汉刚的手术单,心如刀绞。

    手术十分成功。然而,术后化疗的反应使这位铁打的硬汉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痛苦。

    “吃东西没味道,恶心。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使劲往嘴里塞,往肚里咽,就是想补充足够的能量,打赢后面的更艰巨的化疗仗。”江汉刚说。

    躺在病床上的江汉刚,想到最多的是自己的儿子。当他能够在户外活动时,他坚持要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并且不让任何人陪同。

    学校对面有一个小花园,他每次都要提前半个小时赶过去,一边等着孩子,一边进行体能恢复性锻炼。

    “从小学到中学,我从来没有接过孩子一次。这次得病之后,我每次接他都主动拉着他的手回家,有时候还把他背在身上,尽管我当时身体比较虚弱,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享受。”江汉刚说。

    江汉刚尽力弥补着对家庭的亏欠,同时以惊人的毅力配合医生战胜病魔。

    5个月后,江汉刚的体重从术后100斤逐渐恢复到140斤,各项生命体征已经达到正常值——他奇迹般康复了。

    手术后第134天,江汉刚就回到了团队;化疗结束后的第39天,江汉刚就带领部队参加中蒙联合演习;化疗结束后的第109天,江汉刚就带领部队参加国庆安检。

    江汉刚这个铁打的汉子又打赢了一次生命的硬仗。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