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12月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干部哭“弱势”,矫情还是常情?

张魁兴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则达57.8%。中产、官员等群体在集体“哭穷”,难免让人觉得矫情,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这部分人在特定情境时的无力感。针对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及公司白领等精英阶层自诩弱势群体这一现象,有专家分析指出,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一个稳定的预期,刚性的制度、公正公平的程序的缺乏是当下中国不安全感产生的源泉。(《西安晚报》12月5日)

    尽管很多人怀疑“精英阶层也弱势”的论调,但精英阶层在当前确实未必路路畅通,在这个环节是强势,到了另一个环节就可能变为弱势。党政干部也有弱势心态,是再正常不过的。只是,党政干部的弱势是相对弱势,不像贫困地区的农民、城市的农民工、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城市贫民等的绝对弱势。当不公正、不公平普遍存在时,每个人都身受其害,党政干部恐怕也不能幸免。正如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王宁所言,在个人的强势范围之外,面对公权寻租或资本恶行,即便是强势群体的成员,也显得很渺小、很无助、很无奈。

    在我看来,党政干部的“相对弱势”恰恰是一种公平的体现。当贫困地区的农民、城市的下岗工人处于绝对弱势时,党政干部“相对弱势”一点,就是正常现象,因为党政干部的“相对弱势”对政治文明社会进步有益无害,党政干部岂能永远强势?“在激烈的官场竞争、严厉的问责制度和强大的网络监督面前,一些官员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党政干部原本就该有这样的“相对弱势”。“公务繁杂,既要有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又要有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想要有所作为却困难重重”,党政干部理应具有这样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如果党政干部都有这样的“相对弱势”,老百姓才会拍手欢迎。

    相反,当前处于这种“相对弱势”的党政干部不多,甚至不少党政干部给百姓很强势很富有的印象(当然,这种印象也不完全客观)。据称,今年“国考”的笔试资格审核考生人数连续第3年突破百万人,7年间攀升了16倍。尽管其中不乏只把考公务员当做“考碗”的一种形式,但谁也无法否认,无数考生正是冲着公务员很强势而来的。在这种语境下,党政干部有“相对弱势”之感倒是好事。无论是从制度设计还是社会现实看,都应增加党政干部的“相对弱势”,党政干部就该有如履薄冰之感。否则,不仅容易爆发腐败,还缺少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