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棣栭〉|鏂伴椈|鏁欒偛|鎷涚敓|鑱屽満|鍒涗笟|鐣欏|鏍″獟|鏃呮父|鏁扮爜|姹借溅|鐢熸椿|鍋ュ悍|鍥句功|娉曟不|鍗氬|璁哄潧
鍔犲叆鏀惰棌 | 妫€绱� | 骞垮憡
涓潚璁哄潧 | 璁㈡姤 | 鎶曠ǹ
涓浗闈掑勾鎶ュ浘褰㈢増
鏂伴椈鍥為【銆€鏂伴椈妫€绱�
鍥藉唴缁熶竴鍒婂彿 CN11-0061
閭彂浠e彿 1-9
2010年12月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幸福成千年古城新名片

——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新华社记者 蒋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古城是她凝固的历史,运河是她流动的文化。近2500年的建城史,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积淀深厚的扬州文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扬州这座名城在发生着切切实实的变化。今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扬州分别取得了全国第五和第八的好成绩,均位列江苏省第一。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幸福之城轮廓日益清晰。

    文明建设宜古宜今宜居家园

    坐在铺了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老街坊吴德祥笑得很惬意,最近他终于告别了跑公厕、倒马桶的日子。“政府规划出资为我们修了化粪池。”吴德祥说。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扬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对历史街区规划保护的投入与努力。扬州利用中德“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技术合作项目,对12个历史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累计投入6亿多元,上千户古城民居和吴德祥家一样告别了马桶和煤气炉。

    今年瘦西湖-蜀岗风景名胜区将其附近的友谊小区改造纳入景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小区100多个楼梯、楼道进行了维修出新,新铺雨水管网2000多米、污水管3000多米,对1650户居民的自来水、煤气、电话、网络等进行了全面更新改造;新增4000平方米绿化,新建一座750平方米社区邻里活动中心和一座塑胶地面健身广场。

    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表示,以“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原则呵护历史文化,不仅是为了让游客们领略古代文化精髓,还要让身处其中的居民也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与利。毕竟有了人,文化才有根,城市才有魂。

    城市文明的“森林效应”

    红灯亮起来,哨子吹起来,旗子竖起来……城市各大交通路口,一种由孩子和父母搭配的“亲子岗”推行以来,已有注册登记亲子岗志愿者32对,共开展文明交通劝导33次,参与人数达300人次。

    看着这些“小不点儿”,86岁的老兵邵金水感到很欣慰。“发扬老兵精神,我们不输年轻人!”邵金水告诉记者:“‘扬州好人’徐兆华就在我们这个街道,我们以他为榜样。2007年起我组织了一支老兵志愿者巡逻队,成员大多是部队里原师团级的干部。三年来我们巡逻近两万五千里,小区里的治安案件大幅下降。”

    原来,在这些凡人善举的背后,矗立着“扬州好人”的群像。扬州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今年6月份起,每两天推出1名典型,集中宣传了100名典型的凡人善举事迹。一批又一批的“扬州好人”相继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道德共鸣。

    扬州市委党校教授刘澄认为,通过创建文明城市,一个个平凡的“扬州好人”被挖掘出来,不仅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好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更令“扬州好人”从点、线、面的现象,变成了深入社区、家庭,深入每一个扬州人心里无形的文明标杆和行为准则,形成了城市文明的“森林效应”。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已发展注册志愿者25.24万人。“党员志愿者”“扬州好人义工”“红马甲义工”等,已成为扬州文明创建活动的品牌。

    幸福“既得面子又得里子”

    文化古城,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古城“形”“神”难分,只保有形建筑,不保无形文化,古城便少了“精气神”。在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这种“精气神”就是文化与文明。

    扬州市委市政府2006年作出了建设文化博览城的决定,力争到2014年建成100座文博场馆。扬州文化艺术中心是该市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中心占地50多亩、总建筑面积48000多平方米,包括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为市民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和假日休闲提供了一个新的大型公共场所。

    这种“精气神”还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在该市组织的8次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模拟测评中,群众的幸福感、满意率、支持率稳步上升。460万扬州百姓觉察到这座城市发生着切切实实的变化,感受到“既得面子又得里子”的幸福。

    扬州市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不为创建而创建,而是聚焦到“提升市民的幸福度、激发市民的幸福感”上来,提出了“幸福扬州”的系统工程,分为5大类15项54个指标,阶段性目标是到2014年:扬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3.5万元和1.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市民平均预期寿命76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表示,我们必须将工作重心由“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向“和谐民生”“幸福民生”转移,让幸福成为扬州的名片。

    据新华社扬州12月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骞垮憡鏈嶅姟 | 寤虹綉鏈嶅姟 | About Us | 涓潚鍦ㄧ嚎澹版槑 | 濯掍綋鍏害 | 浜掕仈缃戣繚娉曞拰涓嶈壇淇℃伅涓炬姤
缃戠粶骞垮憡鍙戝竷鏀寔
涓潚鍦ㄧ嚎宸茶幏寰椾粠浜嬬櫥杞芥柊闂讳笟鍔°€佷簰鑱旂綉鏁欒偛淇℃伅鏈嶅姟銆佺綉缁滃箍鍛婄粡钀ャ€佺數瀛愬叕鍛婃湇鍔¤鍙瘉锛屼含ICP璇�010507鍙�,鍟嗘爣娉ㄥ唽璇�
棰戦亾瀵艰埅: 棣栭〉|鏂伴椈|鏁欒偛|鎷涚敓|鑱屽満|鍒涗笟|鐣欏|鏍″獟|鏃呮父|鏁扮爜|姹借溅|鐢熸椿|褰辫|鍋ュ悍|鍥句功|娉曟不|鍗氬|璁哄潧|
澹版槑锛氭湰缃戠珯鍐呭鏈粡涔﹂潰鎺堟潈涓嶅緱杞浇涓庨暅鍍�
涓潚鍦ㄧ嚎鍙婁腑鍥介潚骞存姤鍦板潃 Add锛氫腑鍥藉寳浜笢鐩撮棬娴疯繍浠�2鍙� 閭紪 P.C. 100702
鑱旂郴鎴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