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的风声走漏之后
要不走就是愚弄大众
辞职这事,做得说不得。这道理简单易懂,在张珂那儿,也没到朝闻夕死那份儿上,可他偏偏就跟这儿折了。
这错误犯得低级,好比一个懂得相对论的高人却偏偏不会加减法,传出去不但可笑,还会让人怀疑相对论的高深。张珂就是那个可悲高人,一番袖手于前的深思熟虑,硬生生被凡夫俗子们打乱了阵脚。
张珂打算换个地方,他已经33岁了,7年时间换来的不过是个二级部门负责人,这个位置上面层峦叠嶂,下面可是一马平川。跳了槽,会升两级,新东家给的就是目前公司老王的位置。
换公司不换行业,与其日后碰面尴尬,不如事先跟老王吹个风透个信儿。几番犹豫,张珂终于把辞职的意向告诉了老王,注意,只是心里动向,不是电视剧里上司办公桌上那个明晃晃的信封。
“哦”,老王松开鼠标,眼镜片后面的眸子闪了闪,身子一仰,靠进了椅子里,这是标准的愿闻其详的架势。张珂突然有些紧张。他绞了绞手指,狠咽了两口唾沫,凝神屏气准备接着往下说。
话是早就打好的腹稿,找理由颇费了些工夫,不能埋怨老东家盛赞新老板但还得合情合理。辞职本质上就是个喜新厌旧的事,谁都知道,要不是新人更好,就没有缘由抛弃旧人。所以,面对老王的这番措辞张珂磨了好多遍,如今的措词讲艺术讲分寸,闪着外交辞令点到为止的光芒,很有迷惑性。
老王沉吟良久未发一言,张珂心里开始发凉,在他预想的场景里,此时应该上演挽留与被挽留的激情戏,老王用大段的台词成全一个大团圆结局。不过,预想终归没变成现实,老王用沉默轻而易举地赢走了张珂最后一个验证自我价值的筹码。
张珂有些悻悻然,看,高估自己小瞧公司,多没面子!不过,老王带来的失落郁闷没持续多长时间,离职已是指日可待,犯不着为了这个自我折磨。
新东家还没给最后的答复,老东家这边却已是尽人皆知。据说,这是老王在一个主管副总在座张珂缺席的饭局上犯下的无心之失。但,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消息,传播效应都呈礼花状,远观就足够了,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全公司都知道张珂要辞职了。
于是,无穷无尽的关心蜂拥而至。
“嗨,要走了?”“去哪儿?”熟的不熟的,谁都要问,从新东家姓甚名谁到薪金几何,从公司地点到上班时间,同事们的询问五彩斑斓,面面俱到。可以说,这7年加起来的同事之情都不如这三天多,张珂的车轱辘话都说疲了,见人就想绕道走。
辞职这事就像是在吹气球,自己嘴巴越稳,气才能充得越足;可但凡哪儿被扎个针眼儿,瞬间就会炸得四分五裂。老王没有保密的义务,一针下去,自己的气球也会崩了嘴。张珂悔不当初,这步棋走得太一厢情愿了,心理活动变成公共新闻的直接后果就是:无路可退,不走不行。
如果说当初跟老王说辞职的时候还只是个意向,那现在,几轮轰炸之后,张珂觉得他要不辞职就是在愚弄大众。
可是,原来满口应承的新东家杳无消息,张珂每天都被注目礼烤得体无完肤,心里明明无比煎熬还得故作镇静,应对自如。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张珂懊丧不已,什么时候,我才能理直气壮地把辞职信甩在老王的办公桌上?
辞职未遂害了谁
范成现在心神不宁,去开水间冲杯咖啡都得抬头看看墙上的大钟,“避开高峰期”、“人多忌出没”是他近期的行为准则。
一般而言,公众人物才会将此奉为圭臬,呃,范成也算,他是公司冉冉升起的一颗话题新星。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不是谁都有的,尤其在面对这般礼遇的时候:现身,同事们要围观;闲聊,同事们会提问;隐身,同事们要讨论。
这一切皆因范成递了辞呈。
辞呈不新鲜,新鲜的是崭露头角的人为什么要走?别说我没见过世面啊,小李嚷嚷,老总要看上我,委以重任平步青云就指日可待了,我铁定不挪窝儿!
个把月前,范成主要负责开发的新系统在集团评比中拿了一等奖。这种殊荣还是头一遭,瞎子都看得出来老总脸上的褶子被熨平了,不论大会小会,逮着机会就猛夸范成是“有思想有干劲儿的有为青年”。在同事眼里,“三有”范成就是下个要提拔的对象,看资历看年纪看能力,板上钉钉,没跑的事情。
不过月余,风云突变。
众八卦中,主线还是清晰的:范成要去一家外企做技术总监。至于,什么外企、职位薪金,谁也没问出来,范成每每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说还在谈没敲定,要么自谦地摇头再摇头。
小李是范成的兵,也是半个话题漩涡,好事者常跟他打听范成离职的原因。内幕消息往往能得到听众半惊讶半崇拜的目光,可小李知道的一点不比八卦多,这让他多少有些忿忿然,辞职信都写了,这般讳莫如深的架势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不过,这不关键。范成空出来的位子,多半是小李的,别人不了解新系统的后台,无法担此重任。小李思及此处,很不仗义地希望范成去心已决,千万别被老总的盛情挽留绊住脚步,争取早日成行。
什么叫心想事成?小李从老总办公室出来,脑子里浮现的就这个四字成语。老总安排了下一步工作,提及范成,只用挽留未果一句带过,谈话重点表达了对小李的殷殷之情,希望他能尽快独当一面。
一周以后,新的通讯录上,小李的名字变成了粗体,下面列着一行行的“宋体”同事。字体区别的深刻涵义就是小李脱离兵籍进军官衔了,虽然还是代理,但坑已经占好了,扶正只是时间问题。
小李等着范成跟他交接工作,但两周过去了,范成依旧正常布置工作准时上下班。您这唱的是哪一出啊?小李想问又不敢问,心里却等得直突突,看这架势,走不走还是问题,没准儿范成是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做够一个月缓冲期才走呢?这好像也说得过去,他决定再熬一周。
可惜,这次等来的是天雷阵阵──范成不走了!原因嘛,据说是集团老总的亲自召见和盛情挽留。
听闻这消息,小李盯着通讯录上的那行黑体字出了半天神,难不成再改回去?谁说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有故事。可是,故事越简单遮掩起来越费劲。范成当初辞职辞得语焉不详,敢情故事情节是这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