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本书,多走一段人生路
好看实用的图书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香饽饽”
为了借到红云图书室的新书,每到周五课外活动时间,15岁的赵飒就和同学们一起排队,如果来晚了,书就借不到了。
赵飒是河北蠡县育才中学初三学生,尽管临近考试,学习压力增大,但对课外读物的热情不减。特别是红云图书室建立之后,好看、实用的图书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香饽饽”。
谈起红云图书室的作用,校长赵广军深有体会:“学习气氛更浓了,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红云图书室’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育才中学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镇,现有学生1580人,教学质量多年位列全县第一。育才中学四周全是玉米地,一条“晴天全是土,雨天都是泥”的土路伸向远处的乡村公路。尽管育才中学距县城有十里地的车程,但城里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进这所乡村学校。
赵广军告诉笔者,育才中学每年只招400名学生,但有1400名学生报名。每年招生的时候,都令赵广军头疼不已。
现在,赵广军最大也最幸福的“烦恼”是“红云图书室”建立之后如何分配图书。“初中三个年级,要一碗水端平,但也只有300多本书。”赵广军便组织班主任商议,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图书的传阅率,这就要求学生养成速读的习惯。随后,300本书分成10包在班级之间传阅,每周进行一次调换,使图书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
赵广军发现,学生们对小故事讲大道理的书非常感兴趣,用故事方式引导学生,要比批评的办法命令学生更有效,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之后,赵广军号召老师们要转变教育学生的思路和方法,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中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在红云集团的赠书中,有不少关于环保的书籍,初中三年级的王海杰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赵广军说,书籍的作用远胜于老师们强硬的命令。现在学校树上的几个鸟窝再也没有学生去破坏了。学生们将剩饭菜摆到墙角喂流浪猫,而在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已有11年教学工作的政治老师郭合英说从红云图书室受益的不止是学生,对老师的帮助甚大:“在教育教学中,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我们把获得的知识经过吸引、消化、加工后,再运用到教学中去,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郭合英说,学校规定,每个老师最多借两本,不能多借,原本红云图书室的书就非常抢手,老师借太多,势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
化学老师刘珍看到环保类图书后,发动学生动手,鼓励学生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绿色生活和节约环保的理解,利用身边的材料,变废为宝。这激发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学生们通过搜集信息,学会将收集的材料分类、整理,结合实际确定动手项目。
刘珍说,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会学习”的方式和能力,培养学生心智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交往与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举一反三的项目实施方法。“这就是从书籍到实践再到书籍的过程。”
让赵广军颇为得意的是,读书之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共鸣。老师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主动,成绩迅速提高。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赵广军与教师们调整了授课方式,将课堂上的50分钟划为4个单元,前10分钟老师讲题要和重点;接着20分钟讲主要内容;再用10分钟答疑释惑;最后10分钟为当堂测试。
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知,其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其实,红云图书室给我们带来最关键的是理念的冲击,学比教更重要。”
多看一本书,就意味着多走一段人生路
与育才中学一样,在70公里外的河北任丘北汉中学,学生们对于“红云图书室”的热情有增无减。
对于这些读初中的孩子而言,书是他们认识外面世界最为便捷的桥梁。初中二年级的宋子叶说,尽管学习紧张,但她仍会把贴有红标签的书放在桌边。她虽然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就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只要日积月累,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读完。她用这种方式读完了《水浒》和《西游记》。
其实,除了时间紧,借阅的书紧俏也是重要因素。为此北汉中学的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给自己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不找借口,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老师告诉学生:多看一本书,就意味着多走一段人生路。
“我们学校条件不好,但成绩不错”。河北任丘北汉中心校副校长郭玉柱开门见山地说,学校有500多名学生,70多名教师。虽然北汉乡地处任丘边缘,经济不算发达,但教育却没有拖后腿,连续六七年是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地处华北油田腹地,但北汉乡并不富裕。此地农民大多种玉米、小麦,靠天吃饭,以田为生,一年收入三四千元,一家供一个学生便有些吃力,每年交学费都有些捉襟见肘,购买课外书更是难以想象。
语文老师任贵杰告诉笔者,“红云图书室”恰恰是对贫困学生最有益的帮助。“这批图书名著较多,我就告诉学生,读书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的修养气质有很大的塑造力,这种塑造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但又是实实在在明显改观的,经常读书的人总会给给人们一种感觉,那是从举止言谈中流露出来的。”他让学生利用好图书,把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效果。“不少学生都爱看作文书,希望自己的作文成绩突飞猛进,我就告诉他们,读书不能过于功利,那样读书读不好,读不深,读不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