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加入收藏 | 检索 | 广告
中青论坛 | 订报 | 投稿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新闻回顾 新闻检索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61
邮发代号 1-9
2010年12月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前期论证不足 方案仓促出台

厦门:投资千万元车站成摆设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本报厦门12月8日电(记者王怡波 《海峡导报》记者吕寒伟)花费上千万元的14个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站点已建好1年,却迟迟未启用,只成为福建厦门城市主干道成功大道上的摆设。

    记者沿途查看发现,成功大道上的BRT站点,如今积满灰尘。金湖路口站变成流浪者的家,站点过道上,铺了一张床单,上面睡着人;而在吕岭路口站,墙壁上挂着一条旧毛毯,也已被流浪者占用。

    2008年《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行成本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成功大道BRT专线原计划投4.06亿元。厦门市政协常委、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席朱奖怀给记者算了笔账,仅成功大道的BRT站点,每个站点加上配套建设成本约为100万元,总成本上千万元。

    得知厦门市决定不开通成功大道BRT之后,不少市民在网络上质疑:当初为何要规划这样一个项目?一位参与BRT方案前期论证的规划专家,把原因归结于规划论证的时间太仓促,“从产生想法到拿出方案,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表示,快速路车流很快,公交车辆进入后,会与其他车辆相互干扰,很不安全;而且,快速路有漫长的隧道,不适合载客量巨大的公交车通过;另外,成功大道BRT站点离居民区较远,上下客不方便。

    “当时的论证肯定不是太缜密,如果当初广泛征集,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浪费。”朱奖怀说。

    据了解,早在2006年,为缓解厦门急剧上升的交通压力,厦门市部分人大代表曾提出“尽快建设城市轻轨交通”。而后,鉴于轻轨项目投资大等原因,厦门市政府决定先发展BRT系统(快速公交)和城市列车,暂缓建设城市轻轨。目前,已开通了3条BRT,日客流量达20万人次。而不久前的消息显示,厦门新的轻轨方案正在重新论证和修订,将上报国家发改委。

    近日,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接听市长热线时向市民表示,成功大道已设置的BRT站点等设施,以后会设法利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