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的产业化思索
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的最新排行榜中,曙光公司以34%%的数量份额蝉联排行榜冠军。这个份额,是“真刀真枪”从市场上拼来的。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三位的是IBM和惠普公司。所以我说,这意味着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在中国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
老一代的中国计算机人都不会忘记“玻璃房子”的故事,那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那时,花巨资买来的高性能计算机被外国公司的人放在“玻璃房子”看守着,中国人无法接近。曙光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国家“863”计划,为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能够走自己的路,能够产业化。从1995年开始,前5年我们一直处于摸索阶段。随着联想、浪潮的加入,中国高性能服务器的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市场方面也可以说初步获得了成功,“死去”的可能性已不大。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才是从有到强的过程。我们现在还真不敢说强,只能说这个市场比较大,我们做得还不错,在国际上建立了影响力。什么时候可以说强?我想如果全球计算机500强里,中国有三分之一了,也许我们就可以这么说了。
说到国内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增长,就我所知,没有权威数字,我个人感觉,20%%以上是肯定有的。“863”计划里的多个项目,都是千万亿级的计算应用。目前的情形是,高性能计算机带着应用走,而未来我认为会是应用导向。那份榜单上位于TOP10的超级计算机中有6套系统面向的是科学计算,曙光占3套;其中包含了在6月份发布的全球TOP500中位列第二名的“星云”超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其余的4套分别应用在生物信息学、工业、电信、游戏等领域。
高性能计算的产业化,和现在所说的云计算很有关系。云计算是什么概念?它就是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早期计算机的发展就是集中式的机器,终端式的应用。后来由于PC出现之后,分散了,每个人有自己的机器。而这种分散和现在的主流——高效率、低碳、环保这些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又出现集中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这种必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从企业的角度看,也是面临着一次新的机会。
我们经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唯硬件论的时代。现在的大方向是,从硬件制造逐步变到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服务。这也伴随着集中化的趋势。是什么硬件不再重要,是什么软件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应用是不是能抓人,是不是做得又酷又方便又好用。所以,从曙光的角度看,我们也在积极地借助我们前期积累的二十多年的经验(因为我们本来就做后台的),去提供这样的应用服务。
(作者为曙光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