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民国教材热销让出版方忐忑不安?

卢荻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0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近日,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32年初版的《开明国语课本》广受好评,引发热议与热销。该社社长赵炬特此致函《中国青年报》表示对此“忐忑不安”,并声明“出版社从来没有对老课本的出版做过言过其实的宣传,更没有进行炒作”,“我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在当今语文教材广受质疑的背景下,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民国版语文教材,并成功地获得了市场青睐,显然是个不错的创意。出版社由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该关起门来举杯庆贺才是,为什么赵炬社长却会“忐忑不安”,并郑重其事地致信声明呢?估计是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何种压力虽未明说,但从字里行间或可揣测一二。

    赵炬社长表示,“不同时期学生课本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时间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也摆脱不了认识的局限”,言下之意“民国教材”当然也会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用后来的认识去批评先前的产物,总是会有些许道理”。然而,此前我们看到的民间舆论基本上都是持肯定意见。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版方实际上受到了另外一种不赞成或否定、批评意见?如果是,那么这种压力来自何方?是“上级有关部门”,还是语文教科书编纂领域的“有关方面”意见?我想,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

    正如论者所言,“民国教材”虽然编写时显得比较随意、不够科学全面,但仍能反映出自大家手笔的不同凡响:有童趣,有国学色彩,更多地浸润了传统文化,和平大气,注重传授做人之道,适应儿童学习心理。相形之下,今日之语文教材则在这些方面广受诟病。有评论者认为,“内容经常变化,跟着形势走”,“孩子尽说大人的话,连大人的一些坏毛病也学到了”,有人还专门挑出现行语文教材中编造历史、篡改经典等案例来加以说明。因此,民间研究团体痛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有毒”,甚至发出“救救孩子”呐喊之声。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民国教材”无疑起到了一种以古鉴今的积极作用。而“民国教材”被大众热捧,也实际上更多的不是因为老教材如何优秀,而是折射出人们对当代语文教学的不满。对此,“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理应将“民国教材”当成一面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并从中获得一些借鉴和启发,而不应该抱着墨守成规或讳疾忌医的心态,一味地以抨击“民国教材”的局限性,来证明当今教材的合理性。

    赵炬社长竭力表明出版社“纯粹出于出版社产品结构定位的经营性思考”,强调“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并特别承诺出版社“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如此一来,“民国教材”的热销局面或许可以逐渐冷却,民众对现今教材不足之处的热议也会因此降低分贝,我们的“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自然会感到耳根清静了许多。但是,语文教材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不会自行消亡,而“民国教材”热销所带给我们的某种触发语文教材改革的契机,却会因此而丧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