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接待室里,我见到了清华的老校友叶乔波,大家都还铭记着当年她在速滑跑道上的飒爽英姿;看到金晶,同学们都会想起2008年的那张感人照片——这个柔弱女孩在火炬传递的一瞬间,表现出了勇敢无畏;我耳边也回响着一年之前,杨帆所弹奏的优美而坚定的旋律,让人内心震撼。今天,这么多同学参加这个活动,是否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这个时代,还有哪些人物感动我们,哪些故事感动我们,并且能够激励我们。 今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入校的时候,曾和新生党员有一个交流。我当时说:“很多同学经过努力,进入清华,实现了他们儿时直到高中阶段的梦想,但是进入清华大学之后,还有什么能够打动他们,让他们仍然怀抱梦想?”大学阶段,我还应该憧憬什么?追求什么?这种疑问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体现着一些青年人心中的困惑和迷茫。 在这个有些功利化的时代,什么样的榜样能激励更多同学追随他们的思想,根据他们内心的独立判断,来分辨正确谬误?如何才能让这些打动我们心灵深处的人物,一直激励我们前进? 在现场见到叶乔波、金晶、杨帆时,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同学们,当回忆起我提到的那些感人的瞬间,你们依然会激动。 如今的青年人很有主见,他们注重个性,内心有着独立的价值判断。还记得清华传播学院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这个时代需要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用当代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法,去认定他们可以追随的榜样。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改进工作,避免产生“排斥榜样”的情绪。“自强之星”活动也应当朝着适应、符合年轻人习惯的方向发展,应该不断地听取和尊重年轻朋友的意见。我认为,团中央组织的这次活动,是符合我们现在年轻人习惯特点的一种尝试。寻找榜样,是为了追随他们的行动,实现我们自己的自强。 我们身边有很多榜样,他们和清华校友叶乔波一样,和勇敢无畏的金晶一样,和弹奏震撼音乐的杨帆一样。我想起在山南地区工作的一个清华毕业生。去西藏之前,母亲出了车祸,他应该照顾母亲的,但还是在关键时刻去了山南。前两天他来信告诉我:他在那边很努力地工作,当然也特别惦记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母亲。他是我们今年的标兵,在清华大学一直受到资助,他们一直在努力实践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觉得这个“寻访”,不仅是寻找生活中的偶像,更是为了探寻我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信:自己就应是那个自强的偶像,我们自己当自强。 因为你们要承担这个国家复兴之路的重要责任,我相信你们都可以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