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旅游周刊
文化旅游系列谈

警惕申遗的“穷负债”

裴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07年,贵州省荔波县,以喀斯特地貌,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还未来得及庆贺,旋即被媒体披露:为了申遗,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荔波举债约2亿元。2008年,荔波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倾力打造旅游主导产业”;县城定位也跨越式地提升为“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而产业发展依旧遵循“适度负债”的模式,着力资本运作。无论是申遗,还是发展文化旅游,“穷负债”成了荔波模式的核心秘诀。

    任何发展的狂热,都源于盲目乐观的情绪和不科学的统计方法。2008年,荔波年接待游客量为168万人次,同比增长71.7%;旅游直接收入1998万元,同比增长84.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83.52%。诚然,这些数据令人震惊,但只是单一年度的数据,参考价值有限。同时,荔波旅游已然忧患丛生,不容乐观。2009年,该县人均旅游收入仅为228.4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2009年接待游客量仅为荔波的42.8%,但其旅游综合收入达8.1亿元,是荔波的1.34倍;平遥人均旅游收入是荔波的3.13倍。虽然,世界遗产地的品牌优势强,但人均旅游收入较低,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提振作用不明显,难以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因此,这种负债模式使政府面临的风险较大。

    “穷举债申遗”只是一个项目运作,而“穷举债”打造旅游产业则关乎区域发展。成为世遗的三年间,荔波“快”字当头,但“好”不够。此时,如果继续沿用“适度负债”模式,甚至不惜以财政担保为手段,那么,“穷负债”风险之大,不言自明。

    其实,荔波旅游产业要做到“又快又好”发展,至少需要两个“五年计划”的不懈努力。而荔波“穷负债+资本运作”的快车,有三大致命的软肋。其一,“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定位太高,不切实际。目前,平遥的战略定位是“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全省旅游业发展龙头、全省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县和五大文化基地”。该定位立足于省域的服务业和旅游业中心城市,更切合当地实际。世界遗产地未必都是国际级的旅游景区,打“国际牌”主要依赖于遗产地的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荔波城市化水平低,应拥有足够的耐心,不必急于贪高。

    其二,政策好,底子差。今年,国务院下文鼓励中小旅游企业积极融资在创业板上市,荔波景区启动股改进程,自然顺理成章。但是,因为其收入总量有限,主营业务单一,所以融资能力很差。作为世界遗产地,荔波的股改要坚持国有控股的根本原则。

    其三,旅游孤立发展,既没能有效地拉动社会服务业,也没能积极地服务于农业。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在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收入78.9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66.3%,第三产业只占11.1%。所以,荔波的休闲旅游应该立足于服务业和拉动农业,有效助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应实现生态农业和度假相结合,特种旅游和度假相结合,将度假休闲结合到民俗考察、洞穴探险、野外探险等特种旅游产品上来。

    目前,荔波需要进行两个“过渡”:第一,从资源整合过渡到产品整合,深刻挖掘荔波本地的布依、水、苗、瑶等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第二,是从产品创新过渡到服务创新。提升区域旅游的接待能力,并不是大建五星级和四星级的宾馆,而是要做大做实中低端的接待能力。

    促进文化旅游,富地方有富办法,穷地方有穷办法,贫困地区更应该把旅游发展和改善民生紧密贴合,重质量,才会有实惠。不必求“更快”,但求“更好”,保持区域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反观丽江与平遥的世遗奇迹,无不是建立在十几年务实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如今贵州荔波的世遗狂热,我个人认为值得警惕!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