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周刊

当好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成都军区某工兵团47年坚持不懈开展学雷锋活动纪实
王文跃 向辉 孙自彬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没有哪一个偶像,能够这样自然而然地跨越“代沟”,寄托着所有美好事物和善良行为,成为一代代官兵的榜样——除了雷锋。

    在成都军区某工兵团,“雷锋灯箱”辉煌醒目,“雷锋歌曲”处处可闻,雷锋故事传诵不衰。这个团是雷锋生前所在团队的“姊妹团”,雷锋精神如同与生俱来的基因,融入团队官兵的血液,历经47年时代发展变迁、任务驻防转换和人员更替调整而从未改变。

    雷锋精神传承不衰

    该团道桥三连大学生新战士伍龙平清楚记得,自己入伍后经历的诸多与雷锋有关的“第一次”:领到的第一本书,是《雷锋的故事》;学唱的第一首歌,叫《学习雷锋好榜样》;第一次参观团史馆,人人对着雷锋像宣誓;参加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是学雷锋做好事;上的第一堂教育课,是学雷锋标兵事迹报告会。

    “所有的第一次,都让我感到团队与雷锋有着特殊的关联。”伍龙平说。他后来得知,自己的团队与雷锋生前所在团是曾经携手施工、并肩战斗的“兄弟团”,雷锋就是自己团队先辈的亲密战友。

    和伍龙平一样,每一名来到团队的官兵,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感共振。雷锋的言行事迹和精神形象,在官兵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人的心灵。

    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思维观念日趋多元,社会利益也日趋复杂。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就要冲破现实的藩篱,让官兵在精神的高地上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一次,团队组织学雷锋小组参加“保护母亲河”活动。为提高效率,还出动了工程机械设备给河道清淤。谁知,在施工现场,有几名施工包工头却找到团领导,反映部队抢了他们的工程。

    有一年,团队在驻地街道上设置了群众义务服务队,帮助群众免费修理自行车、收音机和理发,虽然很受群众欢迎,却让一些修车匠、理发店经营户满腹牢骚,甚至借故阻挠官兵们继续做好事。

    学雷锋做好事难道有错?官兵们想不通。团领导拿出《劳动法》等法规组织大家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学雷锋本身没错,但要符合法规和时代要求。法律顾问的讲解也让大家耳目一新:按照市场规则,部队官兵给地方群众提供的无偿服务,无意中动用了国家资源,帮助市场需求方在不需要任何支出的情况下获得市场需求,这就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

    “群众永远需要雷锋,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该团调整思路,把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转变到参与驻地公益事业中,走科技助民之路。

    他们开展的“雷锋在线”、“雷锋扶贫”等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了大量致富和劳动信息。同时,团队积极参加驻地植树造林、修路架桥、环境治理等公益活动,组织医疗小分队奔赴偏远农村义诊服务,为贫困村兴修水利、发展养殖业等,受到群众赞誉。

    让官兵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不平凡

    提到雷锋,官兵们往往会联想到扶老人过马路、帮陌生人推车等情景,学雷锋就是做好事——这一直观的感受,在工兵团被赋予更加贴近军营实际、贴近官兵工作的内涵。

    47年来,团队6次精简整编,7次改变隶属关系,驻地从北国的白桦林边迁到了南国红土地,部队任务先后跨越了作战、施工、援外扫雷和国际维和等。无论任务怎么变,团队都激励官兵像雷锋一样,当好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岗位实践中学雷锋,雷锋就不再是一尊令人高山仰止的神,而是可亲可敬可学的人。”去年9月,在团队召开的表彰大会上,连长林振益走上主席台,作为学雷锋标兵代表发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他讲的不是自己如何帮助别人做好事,而是介绍自己“如何适应军事转变的需要,努力争做新型雷锋传人”的体会。

    正是从这样平凡个体的闪光点中,官兵们寻找到了雷锋精神与时代脉搏和工作岗位的契合点,越来越多的官兵成为岗位上的“活雷锋”。

    战士杨定旺担负国防工程设施维护任务后,工作岗位从营区搬到了大山沟,成了“山底洞人”。在岩壁上,杨定旺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描绘其生活环境:“出洞一片绿,入洞一支烛。荒芜寂无声,但闻野兽嚎。朝起晨雾涌,夜来被子潮。毒蛇设‘关卡’,蚊虫伴长宵。”

    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杨定旺一干12年。12年中,他刻苦钻研业务,成为水、电、风三大专业的技术骨干,排除了上百次设备故障,确保了设施无一损坏,他参与施工的工程被军区评为国防优质工程,他个人被军区评为工程维护管理先进个人。

    团队参与云南省地震救援队、国家交通应急抢险队、国际维和队后,地方大学生干部温志超承担了地震救援犬训练任务。虽然天天“训狗”,温志超却训出了道道,从他手上训过的救援犬多次在地震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道桥三连战士李虎成为地震救援队队员后,不仅苦练“杀敌本领”,也练“救灾绝招”。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中,他和战友依靠过硬的本领,救出13名被困群众,抢通了前往“地震孤岛”的“生命线”,团队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

    教导队教员李海燕、花松林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业务,在承担对旧装备挖潜改造的任务中,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深钻细研,先后研制出“压胎器”、“模拟训练地雷”、“多功能携雷袋”等10余项成果,为提高部队训练水平作出了贡献。

    据统计,近年来,全团涌现出训练标兵、技术能手237名,97名官兵因工作成绩突出立功受奖,41名同志受到军区和集团军的表彰;971人取得了大中专文凭,75人考上了军校,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65%的战士掌握了电脑操作技能。

    在团队刚刚召开的第四届党代会上,团长聂学政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茬又一茬像螺丝钉一样的官兵,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团队才能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