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成公共话题须多方努力

若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3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于11月27~2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说,“教育是一个公共话题,但是职业教育从来不是公共话题。”(《中国青年报》11月30日)

    的确,相对于媒体每年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和宣传,普通教育中一篇课文的删除都能引起轩然大波,某位大学校长的演讲轰动全国,职业教育被关注、被报道、被宣传的数量及质量都微不足道。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媒体的因素,也有职业院校自身的责任,还有文化与社会的原因。

    首先,媒体给予职业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据中央媒体多家舆情监控显示,以纸媒为例,我国现在有1900多家报纸,目前设有专版报道职业教育寥寥可数,平均每周有一篇职业教育报道的报纸,全国算下来不超过100家报纸。

    其次,与职业教育自身的地位相关。在我们这个看重学历、资历和身份的社会中,职业教育向来被视作“次等”、“末流”,在人们心目中受到的重视或尊重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见,即使是政府对其重视,经费投入也不足。而且,我国产业工人的地位不高,职业学校的学历不符合社会的高学历要求,很多在校生对自己的身份不满意,甚至产生自卑感。因此,职业教育目前的地位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本就得不到媒体更多的关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中国教育“十五”发展和“十一五”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明确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主要的对象就是农民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接受主体是“弱势群体”。事实上,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大都是因为在中考、高考失利或被“学术教育”淘汰不得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的很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乡镇和县城,其家庭也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

    最后,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从新闻传播的规律来讲,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必然会降低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广度。参照一下普通教育中那些比较敏感的公共话题,如“高考状元”、“大学教授在课堂上被大四男生砍死”、“幼儿园突发持刀行凶事件”、“班主任批评权”、“教材删改”、“大学校长演讲”等等,这些更容易满足公众对新闻的心理期待,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公众不需要具备多少专业知识就可以主动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而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较强,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在各类教育中是最密切的,我们通常说的“职业教育”也不过是个总称,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同,职业教育的具体指向也不同,而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词如“校企合作”、“校企共赢”等,也需要专业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不是普通大众轻易就能参与的话题。

    不可否认,当前造成职业教育成不了公共话题的原因过于复杂。但是,这并不代表职业教育将来也成不了公共话题。让职业教育走进公众的视线还需要媒体、院校与社会三方面的合力,而探索职业教育宣传报道的新模式——比如,职业教育新闻是充满感情与温情的,用好“学生”这张名片,让学生成为职业教育报道的主角——也就成了摆在媒体与职业院校面前共同的问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